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礼韶国师塔》
《礼韶国师塔》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五言律诗

不到通玄顶,如何国师

了无心外法,丧却目前机。

法眼那知此,天台复谶谁。

三峰高岌岌,孤塔更巍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法眼(fǎ yǎn)的意思:指明察事物本质的眼睛,比喻能够洞察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高岌(gāo jí)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形势险要。

国师(guó shī)的意思:国家的师傅,指导国家的重要人物

岌岌(jí jí)的意思:形容局势或情况非常危险、不稳定。

了无(le wú)的意思:形容完全没有,一无所有

目前(mù qián)的意思:指现在、当前的时刻或状态。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峰(sān fēng)的意思:指三座山峰,比喻三个主要的人或事物。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巍巍(wēi wēi)的意思:形容高大、雄伟、壮丽。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的《礼韶国师塔》。诗中表达了对韶国师塔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禅理。

首句“不到通玄顶,如何见国师”,以登山比喻求道的过程,暗示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达到心灵的最高境界,见到真正的智慧与真理。接下来,“了无心外法,丧却目前机”两句,强调了佛法的精髓在于内心的觉悟,而非外在的形式或手段,提醒人们不应被表面现象迷惑,而要洞察事物的本质。

“法眼那知此,天台复谶谁”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深奥与神秘,暗示了韶国师塔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法门和预言。最后,“三峰高岌岌,孤塔更巍巍”描绘了韶国师塔所在山峰的雄伟壮观,以及塔身的庄严挺立,象征着韶国师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韶国师塔的景物描写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韶国师的无限敬仰,同时也传达了追求精神境界和真理的普遍主题。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怀旧有感八首·其三

死去悲已迟,生存欢未极。

悲欢共一时,速哉各努力。

(0)

还山忆旧十首·其三

挟卷出相寻,往往偕风雨。

从此得新题,但向松间语。

(0)

还山忆旧十首·其一

言笑不可觅,暗风吹庭隅。

开门见萝月,恍惚照髭须。

(0)

送大来先生葬六首·其四

悲风吹不歇,孤月近为邻。

世上亦寥落,何如山鬼亲。

(0)

闻老人复归华首台台上林木加茂有终焉之志恭纪

飞云峰下即华台,五百何年去复来。

田地荒芜应再辟,松杉苍郁旧亲栽。

灵山一会依然在,塞外孤儿尚未回。

三嘱龙天塞已彻,终期扑鼻岭头梅。

(0)

喜戴三谒文庙

黄沙黑水亦衣冠,庙貌荒凉礼乐残。

夫子随时无不可,流民好学是为难。

已看綵笔能生气,莫道青衫足耐寒。

地下江西生死望,看花骑马踏长安。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