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踪冷后栴檀热,应悔听莺赴柳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定(chū dìng)的意思:出定指把事情的结果预先定下来,不给别人选择的机会,类似于“预先定下结论”。
得句(de jù)的意思:得到了教训或教益。
点茶(diǎn chá)的意思:指点评、教导别人。
梵夹(fàn jiā)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严肃庄重,不苟言笑的样子。
放参(fàng cān)的意思:放弃参与,退出比赛或竞争。
胡麻(hú má)的意思:指琐碎烦杂的事情或麻烦事。
监厨(jiān chú)的意思:指监视和控制厨房,比喻对人的行动、言论等进行严密监察和控制。
槿篱(jǐn lí)的意思:指篱笆上长满了槿花,比喻善良、淳朴、纯洁的品质。
柳衙(liǔ yá)的意思:指官吏的居所,也用来形容官僚气息浓厚的地方。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疏林(shū lín)的意思:指稀疏的树林,也比喻人际关系疏远、交往少。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游屐(yóu jī)的意思:指行走时轻松自如,毫不费力。
正书(zhèng shū)的意思:指正直诚实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禅意的隐居生活场景。诗人彭孙贻在寻找僧人的一勺庵时,沿途所见之景与所感之情,细腻地展现在字里行间。
首先,诗中“古树疏林半有花,槿篱密绕野人家”两句,以自然景色开篇,古树与疏林之间点缀着花朵,槿篱围绕着乡间小屋,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暗示了寻找僧人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宁静。
接着,“放参游屐行拈杖,出定山僧唤点茶”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僧人的互动。放参,即放参礼,是佛教仪式之一,象征着修行者结束日常的禅坐,开始日常活动。诗人行走于山间,手持拐杖,与山中的僧人相遇,僧人邀请他一起品茗。这一场景体现了僧人生活的简朴与和谐,以及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
“得句正书藏梵夹,监厨洗钵饭胡麻”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僧人的生活细节。诗人得到灵感,即刻书写下来,藏入梵夹之中,这是一种记录佛法或修行心得的方式。同时,僧人负责厨房事务,洗钵准备食物,这里的食物是胡麻,即芝麻,简单而健康。这些细节反映了僧人生活的严谨与专注,以及对日常生活的细致照顾。
最后,“游踪冷后栴檀热,应悔听莺赴柳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反思与感悟。游踪冷后,意味着经过一番探索与体验,内心逐渐平静,仿佛感受到了内心的温暖与热度。栴檀热,可能是指内心深处的觉醒与热情,或者是对佛法的深入理解与实践。诗人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或许意识到过于追求外在的热闹与繁华,而忽略了内心的平静与真实。因此,他可能会感到后悔,未能更早地倾听内心的声音,投身于更加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僧人生活的宁静、和谐与内在的丰富,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我生活状态的反思与启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曲歌辞.久别离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至此肠断彼心绝。
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
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早秋单父南楼詶窦公衡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
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