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筼筜几百竿,洞深襟袂易生寒。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游 建 康 碧 瑶 洞 宋 /万 俟 绍 之 洞 口 筼 簹 几 百 竿 ,洞 深 襟 袂 易 生 寒 。鹿 眠 桃 坞 春 常 在 ,鹤 唳 松 梢 夜 未 阑 。瓦 鼎 香 腾 秋 雾 薄 ,石 盘 棋 撒 晓 星 残 。道 人 许 换 尘 凡 骨 ,同 向 坛 前 说 炼 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尘凡(chén fán)的意思:指世俗的、尘世间的事物或事务。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凡骨(fán gǔ)的意思:指凡人之骨,表示普通人的身体或平凡的品质。
鹤唳(hè lì)的意思:形容鸟类因恐惧而发出的尖厉叫声,比喻人处于极度恐惧或惊慌失措的状态。
襟袂(jīn mèi)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形容感情深厚、情意相投。
炼丹(liàn dān)的意思:指通过炼制药物或炼丹术来追求长生不老或获得神奇的力量。
前说(qián shuō)的意思:指在正式发言或写作之前,先作简要的引言或开场白。
石盘(shí pán)的意思:指古代传统的石质盘子,比喻事情的结果已经定局,无法改变。
瓦鼎(wǎ dǐng)的意思:指破旧的鼎,比喻贫穷落魄。
- 翻译
- 洞口有数百竿筼筜竹,洞内深处衣衫易感凉意。
鹿儿在桃花林中安眠,春天永驻;鹤鸣声彻松梢,夜晚仍未尽。
秋日瓦罐中香气升腾,薄雾缭绕;石盘棋局散落,晨星闪烁。
道士答应交换凡人的躯壳,与我在道坛前共论炼丹之道。
- 注释
- 筼筜:一种粗大的竹子。
襟袂:衣袖。
桃坞:长满桃花的树林。
松梢:松树的顶端。
瓦鼎:用瓦制成的锅。
晓星残:破晓时分的星星。
尘凡骨:凡人的身体。
炼丹:道教修炼长生不老之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一处幽深的洞穴和周遭的自然景象。"洞口筼筜几百竿",用筝筜比喻竹林之密集,如同守护洞口的屏障;"洞深襟袂易生寒"则透露出洞中幽暗凉爽,足以使人感到阴冷。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出了洞中的春意和夜晚的情景:"鹿眠桃坞春常在"表达了生命力与和谐的共存,而"鹤唳松梢夜未阑"则展现出清晨或深夜的宁静。
下片诗人转向洞中的人文活动,"瓦鼎香腾秋雾薄"描绘了一幅炼丹修道的场景,秋日的薄雾与炉鼎中的药香交织在一起;"石盘棋撒晓星残"则是对夜晚或黎明时分,道士们围坐在石制的棋盘旁进行下棋消遣的情形。最后两句"道人许换尘凡骨,同向坛前说炼丹"表达了道士们追求超脱世俗、修炼成仙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宁静致远的道家生活环境。诗中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远将归
昨夜灯花结,今朝雀声频。
行子万里至,十年念悲辛。
虽然作客好,不如在家贫。
作客苦长别,在家常相亲。
不见门前两杨柳,青青几时萧索久。
莫重黄金轻别离,转眼风波堪白首。
双鬟重整待君归,镜里朱颜未衰朽。
百年偕老君莫违,免教人叹宕子妇。
君子有所思行
肃驾来京畿,纵观何巍巍。
甲第逼云汉,青楼敞朱扉。
公卿耀金紫,游侠誇轻肥。
铜台贮歌舞,金谷富台池。
千金易骏马,百斛买名姬。
欢乐靡纪极,准拟千龄期。
年貌岂长在,白日亦易驰。
荣华会当歌,零落归山陂。
前日歌舞地,今日生蒺藜。
运固有崇替,谁当监兴衰。
卓哉君子徒,三思固其宜。
持满慎倾覆,居丰思谯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