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月(bì yuè)的意思:碧色的月亮,指美丽的月亮。
苍凉(cāng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凄凉、寂寥,令人感到悲伤和无奈。
沆瀣(hàng xiè)的意思:形容混乱、杂乱无章。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空洞(kōng dòng)的意思:形容言辞或内容空虚、无实质。
落霞(luò xiá)的意思:指太阳落下时的霞光,比喻事物走到末尾或接近结束。
时若(shí ruò)的意思:指时间像流水一样,转瞬即逝。
水天(shuǐ tiān)的意思:形容下大雨,天空和地面都是水。
他时(tā shí)的意思:指将来某个时候,将来的时候。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微茫(wēi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模糊,难以辨认或理解。
物色(wù sè)的意思:寻找;搜寻
无际(wú jì)的意思:没有边界,没有尽头
下水(xià shuǐ)的意思:指投资或参与某项事业或项目。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一色(yī sè)的意思:指一种颜色或一种品质完全一致。
吟风(yín fēng)的意思:指吟咏风景、吟诗作赋等艺术活动。
玉壶(yù hú)的意思:指美酒。也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境地。
云梦(yún mèng)的意思:指虚幻的梦境或幻想。
眼中物(yǎn zhōng wù)的意思:指自己非常关注或看重的人或事物。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以“题一碧轩次范德章韵”为题,由明代诗人周文孚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首句“轩下水天同一色”,开篇即以“轩”为中心,将视线引向水天相接之处,描绘出一幅广阔无垠、色彩交融的景象。水与天在视觉上融为一体,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眼中物色向谁论”一句,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感慨。面对如此壮丽的景色,诗人似乎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寻找着与之对话的对象。这里的“谁”不仅指向具体的对象,更蕴含着对宇宙、自然乃至自身存在的深刻反思。
“落霞散尽秋无际,老鹤飞来雪有痕”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落霞消散,秋色无边,老鹤翩然而至,留下痕迹。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季节的更迭,也寓意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空洞玉壶盛沆瀣,苍凉碧月照黄昏”则将视角转向夜晚,玉壶象征着清澈与纯净,盛满了露水(沆瀣),碧月则照亮了黄昏的苍凉。这一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美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最后,“他时若待吟风去,云梦微茫气欲吞”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憧憬。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当吟风离去,云梦之间或许会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气魄,仿佛要将一切吞没。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预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时间、宇宙等哲学问题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卷,更是一首心灵的颂歌,引导读者在美的享受中探寻生活的真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