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廉(bù lián)的意思:不诚实、不正直、不廉洁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蚕麦(cán mài)的意思:指虚假的东西,形容虚伪、做作。
长夏(cháng xià)的意思:指夏季长时间,也指盛夏时节。
锄耰(chú yōu)的意思:锄耰是一个古代农具,用于耕作。成语“锄耰”比喻辛勤劳动,努力耕耘。
贵客(guì kè)的意思:尊贵的客人
精盐(jīng yán)的意思:指精细、纯粹的盐,比喻精细、纯正的品质或者精湛的技艺。
冷面(lěng miàn)的意思:形容人冷漠、不热情的表情或态度。
扪腹(mén fù)的意思:用手触摸自己的腹部,表示饥饿的程度。
贫家(pín jiā)的意思:指家境贫穷,贫困的家庭。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三界(sān jiè)的意思:指佛教中的三个世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境界或层次。
水精(shuǐ jīng)的意思:指水中的精灵或精怪。
汤火(tāng huǒ)的意思:指家中炊灶的火,比喻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消长(xiāo zhǎng)的意思:消失和增长,指事物的变化、兴衰、盛衰等。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火浣布(huǒ huàn bù)的意思:指烧毁或洗涤后仍然能保持原有的特性,形容人或物的坚强和不屈。
水精盐(shuǐ jīng yán)的意思:指水晶盐,比喻珍贵、稀有的东西。
- 注释
- 三界:指世俗社会的三个层次:天、地、人。
鲜福:富贵。
一时:丰收季节。
蚕麦:蚕丝和麦子,代表丰收。
兼:同时拥有。
锄耰:农具,锄头和耰(平整土地的工具)。
愧:惭愧。
吾力:自己的力量。
汤火:煮食的热气和火焰,比喻生活的艰难。
不廉:贪婪。
贵客:有钱有势的人。
火浣布:古代一种耐火的布料,象征奢华。
贫家:贫穷家庭。
水精盐:像水晶一样透明的盐,形容贫穷生活的简陋。
薄衫:单薄的衣服。
冷面:形容生活清苦。
消长夏:度过漫长的夏天。
百不堪:形容各种困苦不堪。
- 翻译
- 人间世间多富贵,丰收时节却难以两全。
农具在手心感惭愧,生活艰辛更让我惊惧贪婪。
富人夸耀自家的火浣布,贫穷之家仅有的是粗盐。
穿着单衣度过炎炎夏日,摸着肚子就能体会百般辛酸。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蚕麦二首(其二)》。诗人通过描绘社会景象,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感慨。首句“三界人家多鲜福”揭示了社会阶层间的贫富差距,暗示底层人民生活不易;“一时蚕麦得难兼”进一步强调了农事丰收的不易,丰收的蚕丝和麦子也不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接下来,“锄耰已愧非吾力”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力改变农民艰辛生活的自责;“汤火尤惊取不廉”则批评了社会上权贵阶层的贪婪,他们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丰收成果,令人震惊。
“贵客争誇火浣布,贫家粗有水精盐”对比了贫富之间的物质差距,贵人炫耀华丽的生活,而贫苦之家仅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薄衫冷面消长夏”形象地描绘了贫者在炎炎夏日中的困苦,衣衫单薄,面容憔悴。
最后,“扪腹当知百不堪”以直接的内心感受作结,表达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认为普通百姓的生活实在难以承受诸多困苦。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关注民间疾苦的人文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盘得玉卮
玉盘得玉卮,酌置乃相资。
问盘昔何为,久谢承觥思。
问卮今何幸,藉用声应随。
其始出一璞,何年秦越离。
双双契矜柲,两两蟠蛟螭。
有盖昭禹论,无当韩非辞。
互失倏已幻,巧合真复奇。
我无感慨者,为此兴赍咨。
设逢分镜人,宁不增辛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