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荷刺少离棹短,柝桐颖多班露长。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叶 路 分 宋 /叶 适 猺 啾 獠 唧 闻 鸣 琴 ,十 指 如 玉 无 哀 音 。应 怜 听 者 未 洗 耳 ,衡 山 高 兮 湘 水 深 。君 今 幅 巾 鵷 鹭 行 ,切 勿 着 带 貔 虎 傍 。软 荷 刺 少 离 棹 短 ,柝 桐 花 多 班 露 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音(āi yīn)的意思:表示悲伤的声音。
幅巾(fú jīn)的意思:指巾帛的尺寸大小,也比喻事物的规模大小。
衡山(héng shā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很好。
离棹(lí zhào)的意思:离开船只或者远离港口。
鹭行(lù xíng)的意思:形容鹭鸟飞行的轻盈和优美。
鸣琴(míng qín)的意思:指弹奏琴声,比喻音乐艺术的表达。
貔虎(pí hǔ)的意思:指勇猛的虎。
切勿(qiē wù)的意思:切勿表示不要,千万不要,切勿做某事。
十指(shí zhǐ)的意思:指手指头,表示手指头的数量。
听者(tīng zhě)的意思:指能够倾听他人意见、学习他人经验的人。
洗耳(xǐ ěr)的意思:指洗净耳朵,比喻听到了美好的言论或音乐等,使人感到舒适。
湘水(xiāng shuǐ)的意思:指湖南的湘江水,比喻文采卓越的女子。
- 注释
- 猺啾獠唧:猺猴鸟儿的叫声。
鸣琴:琴声。
哀音:悲伤的旋律。
洗耳:洗净耳朵,表示专注倾听。
衡山:湖南的衡山。
湘水:湘江。
幅巾:儒雅的头巾。
鹓鹭:比喻有德行的人群,如鹭鸟群聚。
著带:佩戴装饰。
软荷:柔软的荷花。
离棹:短桨。
柝桐:梆子树。
班露:落叶。
- 翻译
- 猺猴鸟儿的叫声中听见琴声悠扬,十个手指像玉般洁白没有悲伤的旋律。
想必是怜惜倾听之人耳朵未洗净,衡山高峻湘水深邃啊。
如今你身着儒雅的头巾,如同鹭鸟群行,切记不要佩戴凶猛的虎豹装饰。
轻舟短桨难以划破软荷,夜晚的梆子声和落叶声更显漫长。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适的《送叶路分》,从词句内容来看,诗中充满了深情和对友人的不舍。开篇“猺啾獠唧闻鸣琴,十指如玉无哀音”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似乎在诉说着音乐的清雅与琴者的高超技艺,但却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因为听者“未洗耳”,可能是指听众尚不能完全领略其中之美。
接着,“衡山高兮湘水深”则以壮丽的景象,形容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险峻而又遥远。下文“君今幅巾鹓鹭行,切勿著带貔虎傍”中的“幅巾”意指旅行时所束之巾,警告友人在旅途中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与危险为伴。
最后,“软荷刺少离棹短,柝桐颖多班露长”则是对即将别离的忧伤和不舍之情的抒发。其中“软荷刺少离棹短”可能暗指时间仓促而又难以割舍,而“柝桐颖多班露长”则形容了夜深人静时分手之际,露水点点,如同泪痕一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音乐之美的赞叹,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不舍,以及送别时那份难以言说的哀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风入松.和虞学士韵
江城淹病酒难酣。疏鬓讶朝簪。
暑消已觉秋光遍,红尘远、斜日回骖。
蕙帐累留残宿,青霜犹湿春衫。秦淮潮定碧如蓝。
归燕息呢喃。白云帏幔寒偏早,更谁问、雁字鱼缄。
早晚棹声归也,黄花白酒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