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萝跻绝巘,忽已在高旻。
洞窈人逃疾,台荒帝舍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牛首山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悟。首句“攀萝跻绝巘,忽已在高旻”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攀登之艰难与到达山顶后的豁然开朗,仿佛已置身于天际,寓意着心灵的升华与超越。
接着,“洞窈人逃疾,台荒帝舍身”两句,通过描述山洞的幽深和废弃的宫殿,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时间的流逝感,暗示着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变迁。
“山山间野鹤,树树长龙鳞”则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山间飞舞的野鹤象征着自由与超脱,而树木上长出的龙鳞则可能寓指生命的坚韧与不屈,或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最后,“偶坐流花涧,听泉岸白纶”描绘了诗人偶然坐在流淌的花涧旁,倾听清澈泉水的声音,内心宁静如白纶(一种质地细腻的白色丝织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美的深深陶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对月最宜秋,此言良不易。
已去三之二,流光迅过隙。
云卧有夙志,月宿乃今昔。
是境复是时,诚哉不易获。
纵未满尖角,已自悬半璧。
清光不可扪,峭冷谁能迫。
山静鹤声畅,风定泉影白。
松竹无改节,亦复银云碧。
妙参无色天,安得心神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