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泉》
《冬泉》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冬日水枯穿地骨泠泠涌出映眉泓。

十年咸海空愁热,一掬香流但有名

可汲岂须伤井渫真源那复待河清

莫劳橹断更招隐到处佳泉惬老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地骨(dì gǔ)的意思:指某个地方的基础或根本。

冬日(dōng rì)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天。

河清(hé qīng)的意思:指河水清澈透明,比喻社会风气纯洁,没有腐败现象。

井渫(jǐng xiè)的意思:指水井中的水源充足,比喻学问、才能等丰富充沛。

泠泠(líng líng)的意思:形容风声、水声等清脆悦耳。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咸海(xián hǎi)的意思:咸海指的是水势汹涌、波涛翻滚的大海,也用来比喻局势动荡、纷乱不安的场所或环境。

一掬(yī jū)的意思:一掬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数量极少或微不足道的量。

涌出(yǒng chū)的意思:迅速而大量地涌现或涌出

有名(yǒu míng)的意思:有名指的是名声大,广为人知。

招隐(zhāo yǐn)的意思:招揽隐士的意思,比喻吸引有才能但不愿显露的人。

真源(zhēn yuán)的意思:真正的根源或起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泉水的独特景象与韵味。首句“冬日水枯穿地骨”,以“穿地骨”形象地描绘了冬日大地干涸的景象,与后文的“泠泠涌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泉水的生机与活力。接着,“泠泠涌出映眉泓”一句,通过“泠泠”之声和“映眉泓”的视觉效果,生动展现了泉水清澈、流动的动态美。

“十年咸海空愁热,一掬香流但有名。”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过去咸海的炎热与当前泉水的清凉进行对比,强调了泉水的珍贵与独特之处。同时,“一掬香流但有名”也暗示了泉水不仅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还蕴含着某种精神上的象征意义。

“可汲岂须伤井渫,真源那复待河清。”这两句表达了对泉水的赞美之情,认为汲取泉水无需担忧污染,真正的源头永远清澈。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泉水比作纯洁的源泉,强调其本质的纯净与永恒。

“莫劳橹断更招隐,到处佳泉惬老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泉水的喜爱与向往,认为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令人愉悦的泉水,满足了他内心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冬日泉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情感的融合,体现了对生命之源的敬畏与赞美。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结袜子

君不见周公大圣人,吐哺礼贤情复真。

君不见信陵亦大贤,折节下士意愈坚。

二人既下世,屈指今千年。

寥寥久不闻,士风亦摧迁。

岂无平津阁,亦有孟尝门。

待士特虚名,焉有实意存。

势位巍巍自尊大,奔竞纷纷望尘拜。

上书光范亦可怜,梁指垂泪又何怪。

嘉会今逢五百春,坐令风俗浇还淳。

见说公卿能下士,眼前结袜宁无人。

(0)

客中感怀十首·其八

客路秋风又几年,中间消息两忘然。

不堪肠断思乡处,雨歇空山噪暮蝉。

(0)

宫词十首·其十

欲泣不成泪,缘愁若个长。

那堪闻凤吹,只是在昭阳。

(0)

弘治庚戌岁十月十日公事稍暇奉邀大参德馨内翰世赏过行台小酌遂相与联句仍用内翰韵得二首别赓韵一首·其三

柏台深夜赏清酣,红烛光前叹影三。

交错莫辞频送酒,赓歌不觉屡投函。

百年天地存吾道,万古江流洗我惭。

良会不常人易老,此生宁敢觅朝簪。

(0)

次王顾二郡守联句韵八首客中聊以自遣·其三

诗癖中年苦不除,汉庭老吏我何如。

匡庐夜月登临外,花鸟春风掇拾馀。

船尾汲清煎建茗,渡头沽酒脍江鱼。

狂吟长短三千首,灯下科头趁醉书。

(0)

秋兴次梅文渊五首·其四

秋来强放旅怀宽,越海鸥盟想已寒。

万里风波还作客,十年尘土倦弹冠。

炎风朔雪牵愁阔,野哭邻鸡搅梦阑。

却羡忘情沙上雁,荻花烟雨此身安。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