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珍珠泉”为题,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句“问师万斛明珠,何如一酌醍醐”,以“万斛明珠”比喻世间珍宝的丰富,而“一酌醍醐”则象征着精神上的至高享受。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远超物质财富的感慨。
接着,“即此精修净业,泉头日结跏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自己对精神修养的追求比作在泉水之畔静坐修行,每日都沉浸在内心的平静与专注之中。这里的“精修净业”不仅指个人的道德修养,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入体悟与心灵净化的过程。“泉头日结跏趺”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仿佛置身于清泉之畔,身心得到了彻底的放松与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珍珠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和自然美景的深切向往与追求,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危太朴自金溪来访留馆兼旬因归有赠
数日出恒早,旋归已疲剧。
思睡方未暝,强起临几席。
席间有佳友,来来千里屐。
所来非健羡,亦不畏名迹。
谓吾昔求学,颇尝窥窾却。
欲要一夕谈,以慰百年役。
寤疑则岂敢,辨义能亡益。
斯文千载后,泮涣抵离析。
不有高朗姿,谁完超距力。
夫道非远人,何尝系徵索。
譬如山出泉,其初论涓滴。
渟涵就深广,千流同一脉。
掀掀鼓云涛,帖帖输溟渤。
是气中乘陵,无吹亦无息。
文章道之英,各亦随所觌。
草木纷以滋,何尝须粉泽。
生机一发越,形色自不隔。
吾闻古作者,严严垂典式。履正有夷途,胡行犹■埴。
韩公起扶衰,文字欲适职。
取新非厌常,通变由知易。
衰迟岂复进,傒子坚吾壁。
东风迫归期,未了千日客。
少留慰将远,芳草萋以碧。
谅哉君子心,永言若金锡。
县知筐筥赢,不废秉穧积。
勉勉他日思,为寄东飞翼。
《危太朴自金溪来访留馆兼旬因归有赠》【元·柳贯】数日出恒早,旋归已疲剧。思睡方未暝,强起临几席。席间有佳友,来来千里屐。所来非健羡,亦不畏名迹。谓吾昔求学,颇尝窥窾却。欲要一夕谈,以慰百年役。寤疑则岂敢,辨义能亡益。斯文千载后,泮涣抵离析。不有高朗姿,谁完超距力。夫道非远人,何尝系徵索。譬如山出泉,其初论涓滴。渟涵就深广,千流同一脉。掀掀鼓云涛,帖帖输溟渤。是气中乘陵,无吹亦无息。文章道之英,各亦随所觌。草木纷以滋,何尝须粉泽。生机一发越,形色自不隔。吾闻古作者,严严垂典式。履正有夷途,胡行犹■埴。韩公起扶衰,文字欲适职。取新非厌常,通变由知易。衰迟岂复进,傒子坚吾壁。东风迫归期,未了千日客。少留慰将远,芳草萋以碧。谅哉君子心,永言若金锡。县知筐筥赢,不废秉穧积。勉勉他日思,为寄东飞翼。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9367c687986a8b0340.html
次刘师鲁韵
三年客塞上,日夜怀旧丘。
饥来迫我去,何暇为远谋。
四顾无一亲,此身如羁囚。
悲风动沙漠,回首令人愁。
道路已漫漫,岁月复悠悠。
丈夫四方志,至此何所求。
买船发河上,河水亦南流。
携锄理荒圃,吾疾日已瘳。
飞雁至江浒,北风天始凉。
是时禾黍登,斯人亦少康。
皇天降厚德,胡为私一方。
燕赵及齐鲁,人饥或相戕。
奈何有积廪,如陵复如冈。
生非肉食者,此忧心甚长。
亟谋树皋壤,剪茅覆小堂。
我志亦易丰,岁祀有特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