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
首句“东风开满一山花”,以春风拂过,山花烂漫的景象开篇,不仅渲染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也预示着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这里的“东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也暗含了社会的温暖与和谐,为整首诗奠定了温馨的基调。
次句“茅屋柴门知几家”,则将视角转向了乡村的日常生活。简陋的茅屋和柴门,是农民朴实生活的象征,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出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与尊重。同时,“知几家”三字,既表达了对乡村人口分布的关切,也暗示了诗人对乡村社会结构的了解与认同。
接下来的两句“鼓响树间朝赛社,烟飘林外早烧畬”,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风俗活动。早晨,村民们在树林间敲响鼓声,举行祭祀活动,祈求丰收与平安;而远处的烟雾,则是农人在田间焚烧荒地,准备耕种的景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与忙碌,也体现了农耕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人们对未来的期待与规划。
整体而言,这首《竹枝词》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明代江南乡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梅村野人家小憩
正遣清诗觅菊栽,穿云涉水又寻梅。
万牛不挽新愁去,一鸟还惊午梦回。
老愧逢人说幽愤,穷能随事学低摧。
江边漂母何为者,无食王孙未易哀。
夏夜纳凉
河汉微茫月渐低,风声正在草堂西。
莎根唧唧虫相吊,木末翻翻鹊未栖。
屯甲近闻如积水,守关不假用丸泥。
孤臣报国嗟无地,只有东皋更饱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