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参(cháng cān)的意思:常常参与、经常参加
春王(chūn wáng)的意思:春天的王者,指春天的盛世或春天的象征。
和应(hé yì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共同努力达到某种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
绛阙(jiàng quē)的意思:指宫殿高大壮丽的样子。
九霄(jiǔ xiāo)的意思:形容非常高远,极其广阔。
龙光(lóng guāng)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或日光的光辉。
漏声(lòu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泄露出去,不能保守秘密或隐瞒真相。
弥望(mí wàng)的意思:形容景物遥远无边无际,望不到边际。
晴光(qíng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明媚的天气,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明与美好。
条风(tiáo fēng)的意思:指人的品性或行为像风一样,轻浮、不稳定、无拘无束。
仙掌(xiān zhǎng)的意思:指人的手掌纤细娇美,如仙人之手。
阳和(yáng hé)的意思:指阳光明媚、和暖的天气。也形容人与人之间和睦友好。
夭乔(yāo qiáo)的意思:形容人生短暂,寿命不长。
早朝(zǎo cháo)的意思:指清晨时分朝廷上朝,也泛指早晨起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元日早朝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自然变化与宫廷的庄严氛围。
首句“□□辞腊冻全消”,巧妙地运用了“□□”作为未知字,暗示着季节更替,严寒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天的气息逐渐弥漫开来。接着,“绛阙晴光护早朝”,将皇宫比作色彩鲜艳的宫殿(绛阙),在晴朗的天空下,为早朝的仪式增添了一抹庄严而神圣的光辉。这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丽景色,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秩序。
“日转春王仙掌丽,星临晓仗漏声遥”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早朝的气氛。太阳的移动使得仙掌(古代帝王所用的仪仗)显得更加华丽,星星的光芒照耀着清晨的仪仗队列,远处传来悠长的滴漏声,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为整个场景增添了神秘与庄重感。
“常参鹓侣趋三陛,弥望龙光隔九霄”则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臣们整齐有序地步入朝堂的情景。鹓侣指的是群臣,三陛代表了朝堂的阶梯,龙光则是对皇帝威严的象征。这一句不仅表现了朝廷的威严,也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与秩序。
最后,“试煖条风新献节,阳和应已遍夭乔”表达了诗人对新一年开始的期待与祝福。条风是指春季的微风,新献节意味着新的开始,阳和指的是温暖的阳光,它已经遍及高树与低草,预示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新气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早朝的庄严与春天的生机,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汉郊祀歌十九首·其十天马
天马徕,自渥洼。度月支,径流沙。天马徕,以蹀躞。
骨权奇,汗维血。天马来,骥为友。丧骊黄,牝与牡。
天马来,蹑浮云。日千里,空而群。天马来,服帝闲。
从法驾,鸣和鸾。天马来,兆有德。瑞万方,景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