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听泉图》
《题听泉图》全文
明 / 龚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竹林中一草亭,亭前漱石水泠泠

道人不是筝笆耳,静倚阑干自在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泠泠(líng líng)的意思:形容风声、水声等清脆悦耳。

石水(shí shuǐ)的意思:指坚硬如石头的水,形容冰冷刻薄、无情无义。

漱石(shù shí)的意思:漱石指的是用清水漱口,比喻清除嘴里的不干净的东西,也比喻摆脱不良习气或清除罪恶。

倚阑(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门框上看风景或观察外面的情况。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题听泉图》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画面。诗中的"万竹林中一草亭",展现了环境的宁静与深邃,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绿的竹海之中,草亭则为这自然景色增添了几分人文气息。"亭前漱石水泠泠",通过流水声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清泉潺潺、空灵悦耳的意境,使人仿佛能听见那水声在空气中回荡。

诗人龚诩以"道人不是筝琶耳",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并非俗世之人,而是如同道人一般,能够静心聆听自然的声音,享受这份难得的清寂。"静倚阑干自在听",道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倚栏而立,倾听泉声,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听泉的场景,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龚诩

龚诩
朝代:明

龚诩(1381~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有《野古集》。
猜你喜欢

闰月九日

南崖烘暖贮秋光,胜处相沿釂一觞。

俚谚难逢两寒食,闰馀今值小重阳。

头风比似常年愈,菊面浑如去岁黄。

老矣欢游定能几,佳时此乐最难忘。

(0)

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二首·其二

别家六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

块坐毡庐心悄悄,远怀茅屋梦频频。

瓜田无取终成谤,市虎相传久是真。

乡国归程应岁暮,火炉煨栗话情亲。

(0)

乌子秀自左司员外郎左迁上京幕官

楚山白玉点蝇头,正坐胸中有九流。

同部吏郎皆五马,不知山鬼解揶揄。

(0)

辛未九月二十一日雪

几日西郊雾,连宵北牖风。

菊花犹汎酒,雪片忽填空。

草树秋容失,河关晓气濛。

听初疑落叶,仰不辨高鸿。

烂漫三冬意,凭凌百圃功。

披裘赴鸡黍,埽径惜篱丛。

岂料玄英巧,来争白帝雄。

剪裁浑草草,飞舞太匆匆。

秪作干时令,非关兆岁丰。

冬雷怪相似,春雹冷应同。

安得蛟龙蛰,何由翳霭通。

日华升赤壁,天色湛青铜。

尚有登临兴,宁无赋咏工。

烟霞狂醉啸,一发醉颜红。

(0)

集句题广宁胜览亭

檐前无数好峰峦,醉眼诗肠冰雪寒。

不识闾山真面目,请君来此凭阑干。

(0)

晚秋登城楼二首·其一

山势碧环合,溪光缟带明。

牛羊成晚景,砧杵助秋声。

酒薄人情废,官閒吏事生。

天东归兴满,不为忆莼羹。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