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妇哭,哭声苦,一家十口今存五。
我亲问之亡者谁,儿郎被杀夫遭虏。
邻妇哭,哭声哀,儿郎未埋夫未回。
邻妇哭,哭不停,应当门户无馀丁。
并州(bìng zhōu)的意思:指同一地域内两个或多个权力机构并存,形成分裂局面。
不暇(bù xiá)的意思:形容非常忙碌,没有空闲的时间。
残破(cán pò)的意思:指物品破损、残缺不全,也可用来形容人的衰弱、疲惫。
草莱(cǎo lái)的意思:指不合时宜的言行举止,不得体的行为。
当门(dāng mén)的意思:指在门前担任门卫的人员,也用于比喻担任某种职责或承担某种责任。
儿郎(ér láng)的意思:儿郎是指年轻人,特指男孩子或年轻的男性。
火急(huǒ jí)的意思:形容非常急迫或紧急。
门户(mén hù)的意思:门户指大门或门户口,也比喻重要的机构或组织。
破屋(pò wū)的意思:破屋指的是房屋非常破旧,破败不堪,形容房屋破烂不堪,甚至无法居住。
烧残(shāo cán)的意思:指被火烧得残破不全的东西或人。
田畴(tián chóu)的意思:指田地、农田。比喻事物的范围或领域。
星火(xīng huǒ)的意思:指微小而强烈的火焰,比喻微小的力量可以引起巨大的影响。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应当(yīng dāng)的意思:应当指应该、应该做的事情。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中行(zhōng xíng)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行为,也可指行走中间,不偏不倚。
追胥(zhuī xū)的意思:追求胥氏。
当门户(dāng mén hù)的意思:指在战争或危机时刻,勇敢的人挺身而出,成为抵挡敌人入侵的门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后的凄惨景象,通过邻妇的哭诉,展现了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深重苦难。诗中的“邻妇”是一位失去亲人、生活陷入绝境的女性形象,她的哭声充满了痛苦与无奈,反映了战乱对社会的破坏和人性的悲凉。
“哭声苦”,开篇即点明了邻妇内心的极度痛苦,这种痛苦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哀,更是对整个家庭乃至社会的绝望。接着,“一家十口今存五”,简短的数字对比,强烈地突出了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以及家庭成员的生死离散。
“我亲问之亡者谁,儿郎被杀夫遭虏”,通过邻妇的回答,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不仅夺去了年轻的生命,还拆散了家庭,让幸存者在失去至亲的同时,也承受着精神上的巨大创伤。
“邻妇哭,哭声哀”,进一步强调了哭声的哀伤,这不仅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无助和恐惧。接下来的描述,“儿郎未埋夫未回”,表现了战事的持续和混乱,使得死者无法得到安葬,生者也无法得知亲人的下落,生活陷入了无尽的等待和不确定性之中。
“烧残破屋不暇葺,田畴失锄多草莱”,这两句描绘了战后荒凉的景象,房屋被烧毁,农田荒芜,失去了耕作的希望,象征着社会经济的崩溃和人民生活的凋敝。
最后,“邻妇哭,哭不停,应当门户无馀丁”,表达了邻妇的绝望,她所在的家庭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劳动力,门户冷清,预示着未来的艰难和无助。
“追胥夜至星火急,并州运米云中行”,这两句描绘了官府为了应对饥荒而紧急调运粮食的情景,虽然体现了政府对灾民的某种关注,但同时也暗示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和应对灾难能力的有限。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邻妇的哭诉为线索,深刻揭示了战争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以及战后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战争悲剧的深切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圣朝尚文治,侧席思英贤。
下诏宣郡邑,推荐相后先。
所以布衣士,彬彬起林泉。
林君潮阳彦,质美而志坚。
曩从张鲁庵,易学得所传。
韦编已三绝,亹亹通幽玄。
青衿立其门,执经望开宣。
箪瓢足自乐,菽水奉亲欢。
念此以终老,富贵浮云然。
吾郡有贤守,奏对枫陛前。
荐子以明经,书名达天官。
州司遂逼迫,促登孝廉船。
入市卖琴书,聊以充盘缠。
上堂别慈母,白发垂双肩。
母曰子行迈,重见知何年。
人生谅难必,出处宁非天。
秋风振落木,高城啸饥鸢。
云海浩无际,川流亦溅溅。
我老不出乡,送子韩江边。
愿言崇令德,保身若冰渊。
远大以为期,忠孝贵两全。
《送林述古》【明·林仕猷】圣朝尚文治,侧席思英贤。下诏宣郡邑,推荐相后先。所以布衣士,彬彬起林泉。林君潮阳彦,质美而志坚。曩从张鲁庵,易学得所传。韦编已三绝,亹亹通幽玄。青衿立其门,执经望开宣。箪瓢足自乐,菽水奉亲欢。念此以终老,富贵浮云然。吾郡有贤守,奏对枫陛前。荐子以明经,书名达天官。州司遂逼迫,促登孝廉船。入市卖琴书,聊以充盘缠。上堂别慈母,白发垂双肩。母曰子行迈,重见知何年。人生谅难必,出处宁非天。秋风振落木,高城啸饥鸢。云海浩无际,川流亦溅溅。我老不出乡,送子韩江边。愿言崇令德,保身若冰渊。远大以为期,忠孝贵两全。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3467c70102d3c48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