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
《点绛唇》全文
宋 / 冯去非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秋满孤篷,翠蒲红蓼留人住。一帘香缕

边影惊鸿度。小据胡床旧事情绪。凭谁诉。

蜡灯犀尘。拟共西风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语(fēng yǔ)的意思:指通过传闻、谣言等方式传播的言论或消息。

孤篷(gū péng)的意思:指孤立无援、无依无靠的境地。

红蓼(hóng liǎo)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或气色红润、健康。

胡床(hú chuáng)的意思:指胡乱摆放的床铺,比喻混乱无序的状况。

惊鸿(jīng h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出现时令人惊叹,犹如一只飞翔的天鹅。

旧事(jiù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或旧时的消息。

蜡灯(là dēng)的意思:比喻人的生命短暂,时间不可逆转。

情绪(qíng xù)的意思:指人在特定情境下所表现出的情感状态,包括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香缕(xiāng lǚ)的意思:形容香气袅袅升起,弥漫四周。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冯去非的《点绛唇》,描绘了一幅秋日独居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孤寂情怀和对往昔时光的留恋。

"秋满孤篷,翠蒲红蓼留人住。" 这两句用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秋天的画面,诗人身处一个充满了秋意的环境中,那些翠绿的蒲公英和红色的蓼花似乎在邀请人们驻足停留。

"一帘香缕。边影惊鸿度。" 这里写的是室内景象,轻纱的窗帘间透着淡淡的香气,而窗外则是远方飞鸿掠过天际,带来一丝秋日的萧瑟。

"小据胡床,旧事新情绪。凭谁诉。" 诗人坐在简陋的床榻上,心中涌动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但这些感伤又向何人倾诉呢?

"蜡灯犀尘。拟共西风语。" 晚间,诗人点燃了蜡烛,那微弱的光线照亮了室内,而外面则是夜幕低垂,只有西风在耳边轻轻诉说着什么。

整首词通过对环境和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怀旧之情,以及他与自然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

作者介绍

冯去非
朝代:宋

冯去非(1192~1272以后),字可迁,号深居,南康都昌(今江西省都昌县)人。淳祐元年(1241)进士。尝为淮东转运司干办。宝祐四年(1256),召为宗学谕。丁大全为左谏议大夫,三学诸生叩阍言不可,理宗下诏禁戒,且立石三学,去非独不肯书名。宝祐五年(1257),罢归庐山,不复仕。景定三年,为范晞文《对床夜语》作序,并有书信一首,自署“深居之人”。论诗以气节自尚。年八十余卒。去非与丞相程元凤、参知政事蔡抗善。吴文英有词与之唱酬。《全宋词》从《阳春白雪》中辑其词三首。《宋史》有传。 
猜你喜欢

丙寅五月三日陪真秘字留校理游鼓山一别二年适同游东观缅思旧游正以是日作诗以记之

一时盛事擅南闽,惊世词宗幕府宾。

今日恰同当日会,道山元是鼓山人。

两年君几封囊上,百里予方束带新。

岐路不同俱自勉,何年重此拂坚珉。

(0)

闻延平水沴·其二

鹳鸣早合迁崖际,渔唱先教集岸隈。

见说高楼如小舫,呼号声杂怒涛豗。

(0)

观瀑布柬同游诸友

两瀑五十里,炎蒸雨雪霶。

那知庐阜境,元只在吾乡。

(0)

雨中出廓

幽人宁免俗,踸踔且泥行。

云过溪流动,雨馀池草生。

长身成局蹐,暮景学将迎。

应被邻翁笑,有田胡不耕。

(0)

洛阳春

酒到横波娇满。和香喷面。

攀花落雨祝东风,诮不借、周郎便。背立腰肢挪捻。

更须回盼。多生不作好因缘,甚只向、尊前见。

(0)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

奚李风流尽,法传外诸孙。

常山陈赡子,怀抱自高攑。

孰云胜潘翁,惟眉山公言。

四海未尽试,一变归九原。

胡郎少年子,外家典刑存。

一点落髹漆,重价压玙璠。

孙侯磊落人,情义久益惇。

解囊赠玄圭,孰知师白猿。

我资不解书,下笔辄自喛。

良宝不受辱,默默面称冤。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