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定草烟还压野,云开山色始归楼。
邙阴高树藏低岭,河曲新波没故洲。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春意(chūn yì)的意思:春天的气息或意味。
点检(diǎn jiǎn)的意思:点检是一个指责他人错误或缺点的成语,意思是发现并指出问题。
河曲(hé qū)的意思:形容河流弯曲蜿蜒的地方,也比喻言辞曲折、意思不明确。
霁景(jì jǐng)的意思:指雨过天晴后的美丽景色,也比喻事情解决后的清明景象。
开山(kāi shān)的意思:指开辟山势,也泛指开辟或创建事业。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应须(yìng xū)的意思:应该,必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雨后初晴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审美情趣。
“清明初过雨初收,春意重因霁景留。”这两句突出了时节与天气的转换,清明时节刚过去,春天的气息因连日细雨而变得更加浓郁。霁(xī)是指小到中等程度的雨,这里用“霁景”来形容春天雨后的湿润和生机。
“风定草烟还压野,云开山色始归楼。”在这两句中,诗人细致地描绘了风平气和、草木披露的景象。草烟被微风吹拂而不散,是春天特有的情趣。而“云开山色”则表明雨后山峦重新呈现出它们的本来面貌,山色因云雾的消散而显得更加鲜明。
“邙阴高树藏低岭,河曲新波没故洲。”这里诗人转向更为具体的景物描写。邙(yǎo)是古地名,这里指代某个山名,而“邙阴”则指该山的山阴部分。高大的树木似乎要将低矮的岭隐匿起来。而河流在雨后泛滥,新生的波涛覆盖了原来的岸洲。
最后两句,“点检丛花犹半在,应须秉烛为君游。”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和珍惜之情。丛花即群集的野花,这里的“点检”意味着细心地去寻找那些尚未凋谢的春花。而“秉烛为君游”则是说在夜晚,诗人愿意手持蜡烛,与友人一同游赏这些春天的美景。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的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力与生机勃发的喜悦,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细腻情感和高雅的审美趣味。
忆在劳劳亭上别,吴江三落丹枫。
洞庭西望水连空。共谁过赤壁,高唱大江东。
准拟开樽还痛饮,小楼同听疏钟。
布帆归去似飞鸿。寄将黄雀鲊,须趁鲤鱼风。
千里襟期接霁光,一编相饷重琳琅。
玄文秘帐谈初异,小技雕虫恨不祥。
尘味浅,古怀长,山高风雨倍凄凉。
遥知隐几人犹昔,为问三车可救狂。
噪秋蝉、澄潭界道,入门疑酿良思。
观空的是英雄业,鞭影不施而驶。身到矣。
正踏破机缘,随分佳山水。宝华轮里。
睹碎碣蟠蜗,四垂青薜,禅客半无袂。
天街返,佚老鸱夷旧里。庵蕳间续厨米。
家风肯受龙蛇杂,钟散月斜香起。因此事。
痛举世沉沉,总被文章醉。纵横各寄。
要汛扫蓬蒿,拨尘相对,驴橛定休繫。
偶携壶、空明小径,背时偏有微思。
黄鹂两两啼初罢,门外雪翻波驶。咸集矣。
任脱帽乔柯,濯足阶前水。白蘋香里。
更越濑经寒,吴湾度夏,从此绝分袂。
欢相接,通德真惭记里。筼筜凤到生米。
休嗤下国舆图俭,五岳中心崇起。添快事。
堪借得、夷光歌舞深宫醉。悠然谩寄。
只左掘陶泓,右倾凿落,斯世本无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