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平驿》
《太平驿》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树里空城在,藤萝女墙

野烟连水白,樵火满山香

已产蛮夷地,还投瘴疠乡。

仆夫见笑衣食失清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见笑(jiàn xiào)的意思:受到嘲笑或嘲讽,成为笑柄

空城(kōng chéng)的意思:空城是指城市内没有守军或守军很少,但以虚张声势来吓阻敌军的战术。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故意营造出一种虚幻的氛围来迷惑他人。

蛮夷(mán yí)的意思:指外族或外国人,常用来指代粗野、无礼的人。

女墙(nǚ qiáng)的意思:指女子墙,比喻女子为保卫家园而奋勇抵抗外敌。

仆夫(pú fū)的意思:指仆人、仆役。

山香(shān xiāng)的意思:山中的香气,比喻高尚的品德或卓越的才能。

藤萝(téng luó)的意思:指藤蔓盘旋、攀附在树木上的植物,比喻人或事物相互依存、相互牵连的关系。

野烟(yě yān)的意思:指山野间的烟雾,比喻人事变迁无常,世事无常。

衣食(yī shí)的意思:指衣服和食物,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瘴疠(zhàng lì)的意思:指瘟疫、传染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充满自然之美的景象。首联“树里空城在,藤萝暗女墙”以“空城”与“藤萝暗女墙”形成鲜明对比,空城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藤萝则赋予了这废墟以生机与生命力,暗喻着自然的永恒。颔联“野烟连水白,樵火满山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幽深,野烟与水色交融,展现出一种朦胧之美,而山间的樵火散发出的香气,则为这寂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生活气息。

颈联“已产蛮夷地,还投瘴疠乡”则揭示了此地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特点,暗示了这里曾是蛮夷之地,如今仍饱受瘴疠之苦,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尾联“仆夫频见笑,衣食失清狂”表达了诗人对仆人的关怀与自我的反思,仆人频繁的笑声可能是因为生活的不易而显得格外珍贵,而“衣食失清狂”则可能是诗人对自己追求清高却无法摆脱现实困境的无奈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与社会双重境遇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四月八日报恩讲寺斋会一首

刹讨三禅胜,心含万有轻。

法云神辔逸,空日戒珠明。

设树餐天食,零花咏呗声。

共知玄想地,兜率仰慈生。

(0)

金昌亭逢程诰有赠一首

故人曩昔春前别,武陵桃花溯游楫。

万里遥寻歌凤台,三年不出啼猿峡。

吴王宫边今复春,重来此地访情亲。

还将旧日相思意,对汝垆头邂逅人。

(0)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十三

嶜崟群玉山,是为王母居。

蓬发而豹尾,长啸山之隅。

白云在遥天,昔旋穆王车。

鼓簧复吹笙,高歌悲去予。

(0)

春日田园言怀三首·其二

草木相凋谢,春秋促年龄。

飞缨与白衣,同一销其形。

四皓乃天士,紫芝轻汉庭。

王孙儋人爵,终焉服青萍。

予观干禄者,后今俱未停。

谁能江海上,浩然独扬舲。

(0)

赠三际上人一首

蓬莱牟子国,释者有高秀。

早入不二门,禅枝荫海岫。

常怀古金人,思与灵境遘。

秉锡为方游,始驾秦淮舟。

宝志谒灵谷,华林竟何求。

遥探补陀迹,孤踪赴明州。

潮音巉岩洞,乘涛忽而至。

持尔慧锷心,恍惚逢大士。

天台五云长,归途指仙乡。

把月坐琼楼,餐霞留石梁。

临安访天目,灉溶两湖绿。

空明荡烦嚣,清猿伴孤宿。

朅来止吴门,百花寓幽刹。

趺观表法幢,贞宗开顿筏。

春风三月时,缅忆清凉处。

万里探五台,往接文殊记。

清舸沂芳川,日弄桃花树。

(0)

金陵四首·其三

昭明娱群籍,折节下通儒。

昔日种莲处,但生蘋与蒲。

被褐偶来此,伤心太子湖。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