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延庆寺画竹·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至寺庙时的轻松自在之感,以及对自然与禅意的深刻领悟。首句“行到山门似到家”,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踏入寺庙时的亲切与归属感,仿佛这里就是他的第二个家。接着,“相逢不必具袈裟”一句,表达了诗人与僧侣相遇时的随意与平等,强调了心灵的契合而非外在形式的重要性。最后,“谁知七月秋风里,香茗新烹荐笋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寺庙中僧侣烹煮新茶,与客人共享美食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超脱世俗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禅宗精神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朱秀才庭际蔷薇
绣难相似画难真,明媚鲜妍绝比伦。
露压盘条方到地,风吹艳色欲烧春。
断霞转影侵西壁,浓麝分香入四邻。
看取后时归故里,庭花应让锦衣新。
罢弊务思归故国寄知友
如今欲种韩康药,未卜云山第几峰。
相和歌辞.当来日大难
当来日大难行,前有坂,后有坑,大梁侧,小梁倾,两轴相绞,两轮相撑,大牛竖,小牛横,乌啄牛背,足跌力狞。
当来日大难行,太行虽险,险可使平。
轮轴自挠,牵制不停。泥潦渐久,荆棘旋生。
行必不得,不如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