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畏风足不出户者数日矣,次儿自适园回,携到红梅两枝,怅然有感,插瓶赋之庚午》
《畏风足不出户者数日矣,次儿自适园回,携到红梅两枝,怅然有感,插瓶赋之庚午》全文
清 / 夏炜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花纵关情奈老何,强吟新句东坡

颜頩似恨寒为祟,颊晕浑忘酒是魔。

儒行朴诚青眼少,客谈忼慨赤心多。

狂风乍起须分付,莫遣春池皱作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赤心(chì xīn)的意思:指心地纯正、忠诚无私。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分付(fēn fù)的意思:分派任务或责任

关情(guān qíng)的意思:关心他人的感受和情感。

狂风(kuá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强大而狂暴

朴诚(piáo chéng)的意思:真诚、坦率,形容人心地纯朴、说话做事不做作。

青眼(qīng yǎn)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物看重、重视。

儒行(rú xíng)的意思:指儒家的行为和作风,即儒家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

新句(xīn jù)的意思:指新颖、独特的句子或言辞。

心多(xīn duō)的意思:指一个人心思过多,思虑繁杂,不能专心致志。

鉴赏

此诗《畏风足不出户者数日矣,次儿自适园回,携到红梅两枝,怅然有感,插瓶赋之庚午》由清代诗人夏炜如所作。诗中以红梅为题,抒发了诗人因畏惧风雨而长时间闭门不出后,见到次子带回的红梅时的感慨。

首联“花纵关情奈老何,强吟新句儗东坡”,诗人感叹即使花朵触动情感,但岁月不饶人,只能勉强吟诵新作,比拟苏轼的风格。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易逝的感慨,以及在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涌动的情感与现实年龄之间的矛盾。

颔联“颜頩似恨寒为祟,颊晕浑忘酒是魔”,诗人通过描绘红梅的色泽和形态,赋予其情感色彩。红梅似乎在抱怨寒冷的侵袭,脸颊泛红仿佛忘记了酒的诱惑。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的心理活动相联系,展现了诗人对红梅的独特观察与细腻感受。

颈联“儒行朴诚青眼少,客谈忼慨赤心多”,诗人在此联中反思了社会风气和个人品质。他提到儒家的朴实真诚在现代社会中显得稀缺,而客人谈话中流露出的热情与真诚却十分常见。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道德风尚变化的思考,以及对传统美德的怀念。

尾联“狂风乍起须分付,莫遣春池皱作波”,诗人告诫自己,当狂风突然来袭时,要妥善应对,不要让平静的春水泛起波澜。这里不仅是在提醒自己保持内心的平静,也是对生活中的变故应采取积极态度的暗示。

整首诗通过对红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考。

作者介绍

夏炜如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跋方云台文藁二十韵

文人何琐碎,夫子独雄尊。

击水移南海,追风出大宛。

黑潭龙怒起,碧宇鹘孤鶱。

翕曶波涛涌,须臾电雹奔。

笔锋山突兀,墨沈雨倾翻。

轩豁青天露,凄迷白昼昏。

至微该草树,极大括乾坤。

金鼓条侯壁,旌旗渭上屯。

聚如群玉圃,散似建章门。

览岱亲临顶,穷河直至源。

檄书传绝漠,诗句落中原。

猛虎堪须捋,脩鲸可气吞。

寂寥时数语,浩荡或千言。

神与经营力,谁窥斧凿痕。

流行通象桂,模刻遍湘沅。

欲拣皆逢宝,将芟不见繁。

居然开穾奥,讵肯闯篱籓。

坎井疑天大,溪流笑海浑。

不妨儿辈撼,姑付后人论。

拙咏虽卑弱,因公傥并存。

(0)

溪庵十首·其六

自有身来即有愁,谁能身外出神游。

西方佛比于泡影,南面王输与髑髅。

儒运金椎尤可笑,魋为石椁更何忧。

曹瞒遗令空悲慨,铜雀台荒邺水流。

(0)

答卓常簿二首·其二

点点新霜上鬓须,深藏谁辨握中瑜。

曾为上寝斜封滥,可使人讥曲学谀。

已作凤飞天外者,安能凫泛水中乎。

近来赠诔多虚美,自考平生合谥愚。

(0)

寒食清明二首·其二

过眼年光疾弹丸,桐华半拆燕初还。

汉宫有烛朱门煖,墨突无烟白屋寒。

宁复斗鸡陪戏社,颇思携鹤访孤山。

今年秫与金同价,偶得茅柴且尽欢。

(0)

喜大渊至二首·其一

乾鹊查查得许忙,弓寮越境访溪堂。

故交有约过安道,季世无人吊卜商。

聊为先儒增管见,不烦太乙下藜光。

要知韩孟新吟否,此则赓酬第一章。

(0)

寄强甫二首·其一

出户询来使,能言别后臞。

病馀双鬓改,俸外一钱无。

撰杖陪诸老,篝灯课二雏。

梅天费调燮,善保不赀躯。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