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寺闻丘集斋下吏之报》
《山寺闻丘集斋下吏之报》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汉柱峨冠吏,明廷簪笔臣。

酬恩搴黼衮,抗疏龙鳞

邹子拘幽日,贾生痛哭辰。

小臣触冒天子自英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酬恩(chóu ēn)的意思:回报恩情,报答恩德

触冒(chù mào)的意思:冒犯、得罪。

峨冠(é guān)的意思:指戴着高高的帽子,象征显赫的地位或高贵的身份。

贾生(jiǎ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从小就有出众的才智和悟性。

拘幽(jū yōu)的意思:拘泥于细微的事物,无法放松自己

抗疏(kàng shū)的意思:指抵挡外部压力,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

龙鳞(lóng lín)的意思:形容众多或密集。

明廷(míng tíng)的意思:指朝廷明亮正直、清明公正的政府机构。

生痛(shēng tòng)的意思:指痛苦不堪,痛苦难忍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痛哭(tòng kū)的意思:痛哭是指由于极度悲伤或痛苦而大声哭泣。

小臣(xiǎo chén)的意思:指官员的低级职位或地位较低的人。

簪笔(zān bǐ)的意思:指插在头发上的笔。

邹子(zōu zǐ)的意思:指人的坏脾气、恶劣性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官场的复杂与忠诚的高尚。首联“汉柱峨冠吏,明廷簪笔臣”以“汉柱”和“明廷”象征历史与现实,将古代的官员形象与明代的官员相对照,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当代官员的期待。接着,“酬恩搴黼衮,抗疏逆龙鳞”两句,描绘了官员们为国效力、不畏权势的形象,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触犯皇帝的旨意,展现出忠诚与勇敢的精神。

“邹子拘幽日,贾生痛哭辰”引用了邹衍被囚禁和贾谊哭泣的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忠诚者在面对艰难时的坚韧与悲壮。最后,“小臣元触冒,天子自英神”则表达了对普通官员虽身处低位却敢于直言、不惧风险的赞扬,同时也对君主的英明表示肯定,认为即使是面对这样的忠诚与挑战,君主也能够展现出卓越的智慧与勇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引用,展现了古代官场中的忠诚、勇敢与智慧,以及君臣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道德价值。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一萼红·怨东风

怨东风。
把韶华付去,秾李小桃红。
黄落山空,香销水冷,此际才与君逢。
敛秋思、愁肠九结,拥翠袖、应费剪裁工。
晕脸迎霜,幽姿泣露,寂寞谁同。
休笑梳妆淡薄,看浮花浪蕊,眼底俱空。
夜帐云闲,寒城月浸,有人吟遍深丛。
自前度、王郎去後,旧游处、烟草接吴宫。
惟有芳卿寄言,蹙损眉峰。

(0)

大茅峰

杖藜绝顶穷追寻,青山世路争岖嵚。
碧云遮断天外眼,春风吹老人间心。
大龙上天宝剑化,小龙入海明珠沈。
无人更守玄帝鼎,有客欲问秦皇金。
颠崖谁念受辛苦,古洞未易潜幽深。
神光不破黑暗恼,山鬼空学离骚吟。
我来挽仰一慨慷,山川良昔人民今。
安得长松撑日月,华阳世界收层阴。

(0)

送李北山归建康

贫贱有饿死,富贵履危机。
东海不可渔,西山采无薇。
四方已一气,我今将安归。

(0)

卜算子·红底过丝明

红底过丝明,绿外飞绵小。
不道东风上海棠,白地春归了。
月笛曲栏留,露舃芳池绕。
争得闲情似旧时,遍索檐花笑。

(0)

摸鱼儿·听春教

听春教、燕颦莺诉。
朝朝花困风雨。
六桥忘却清明後,碧尽柳丝千缕。
蜂蝶侣。
正闲觅闲花,闲草闲歌舞。
最怜西子。
尚薄薄云情,盈盈波泪,点点旧眉妩。
流红记,空泛秋宫怨句。
才色何处娇妒。
落红无风限随风絮。
诗恨有谁曾遇。
堪恨处。
恨二十四番,花信催花去。
东君暗苦。
更多嘱多情,多愁杜宇,多诉断肠语。

(0)

水龙吟·镜寒香歇江城路

镜寒香歇江城路,今度见春全懒。
断云过雨,花前歌扇,梅边酒盏。
离思相欺,万丝萦绕,一襟销黯。
但年光暗换,人生易感,西归水、南飞雁。
也拟与愁排遣。
奈江山、遮拦不断。
娇讹梦语,湿荧啼袖,迷心醉眼。
绣毂华茵,锦屏罗荐,何时拘管。
但良宵空有,亭亭霜月,作相思伴。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