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担茶器缘青障,静衲禅袍坐绿崖。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排(ān pái)的意思:形容力量浩大,势不可挡的景象。
禅袍(chán páo)的意思:指佛教禅宗中僧人所穿的袈裟。
常愿(cháng yuàn)的意思:常常希望或期望某种事情能够实现或达成。
出来(chū lái)的意思:从某个地方、状态或隐蔽处出现或显露出来。
落空(luò kōng)的意思:指计划、希望或预期的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结果,没有实现或没有成功。
山事(shān shì)的意思:指私人的事情或私人之间的事务。
山果(shān guǒ)的意思:山果指的是山上的果实,比喻不可得到的东西或者不切实际的愿望。
树衣(shù yī)的意思:指树皮,比喻外在的虚荣骄傲之物。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招隐(zhāo yǐn)的意思:招揽隐士的意思,比喻吸引有才能但不愿显露的人。
自已(zì yǐ)的意思:自己;本身。
自休(zì xiū)的意思:自行休息、自我放松
自安(zì ān)的意思:指自己安心、安逸、安稳。
作新(zuò xīn)的意思:指改变旧的、陈旧的事物,创造出新的、有活力的事物。
- 注释
- 自:自己。
休:停止,这里指安排。
已:已经。
居山:住在山中。
僧采:僧人采摘。
树衣:树皮做的衣服。
绝壑:深谷。
狖:猕猴。
闲担:悠闲地挑着。
茶器:茶具。
缘:沿着。
青障:青山。
静衲:静静地穿着禅袍。
禅袍:僧侣穿的长袍。
坐绿崖:坐在绿色的山崖。
招隐:招致隐逸的生活。
乖:违背,不一致。
- 翻译
- 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常常希望住在山中事情能顺心如意。
僧人采摘树皮做衣服,临近深谷;猴子争夺山果,果子落在空台阶上。
悠闲地挑着茶具,沿着青山前行,静静地穿着禅袍坐在绿色的山崖边。
本想写首隐逸的诗,却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心意,与初衷不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开篇“自休自已自安排,常愿居山事偶谐”表明诗人自己选择了隐居山林的生活,并对此感到满足和快乐。这里的“自休自已”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后的心灵自由,而“常愿居山事偶谐”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山中简单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僧采树衣临绝壑,狖争山果落空阶”描绘了山中的景象。这里的“僧”可能是指隐士,而非佛教僧侣,因为贯休本人就是一位文人隐逸。“树衣”应指树叶,“采”字则意味着拾取,显示诗人对自然生长物的尊重和利用。接着,“狖争山果落空阶”则展现了山中动物为食物而争斗的情景,同时也反映出山中的宁静与生命力的并存。
“闲担茶器缘青障,静衲禅袍坐绿崖”这两句进一步描绘诗人在山中的生活情趣。“闲担茶器”表明诗人有着悠闲的时间去准备简单的饮食,“缘青障”则可能是指山中清澈的小溪水。紧接着“静衲禅袍坐绿崖”则描绘出诗人穿上禅衣,在山崖上安静地坐着,这里“衲”字暗示了衣服的简单和粗犷,与先前的“采树衣”相呼应,体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最后,“虚作新诗反招隐,出来多与此心乖”则表达了诗人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愿望。这里的“虚作新诗”可能是指诗人的创作动机,而非贬低自己的作品。“反招隐”意味着诗歌成为了诗人隐居生活的一部分,既是记录也是传达。而“出来多与此心乖”则表明即使诗人有机会走出山林,与世俗接触,他的心志和精神世界也仍旧与外界保持距离。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内在平静的理想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