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拾地耳》
《拾地耳》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野老贫无分外求,每将地耳珍羞

山晴老仆还堪拾,客到明朝更可留。

人世百年閒自乐,山斋一饭饱还休。

曲肱偶得同疏食不是乾坤又孔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地耳(dì ěr)的意思:指人们对地下的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分外(fèn wài)的意思:特别,非常

老仆(lǎo pú)的意思:指年老有经验的仆人,也用来形容老一辈的人。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曲肱(qǔ gōng)的意思:曲肱是一个形容词,意为亲近、亲密、亲近的朋友。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山斋(shān zhāi)的意思:指山中的小屋,比喻隐居山林的人。

疏食(shū shí)的意思:指节制饮食,不贪吃,不暴饮暴食。

外求(wài qiú)的意思:指通过外部寻求帮助或解决问题。

无分(wú fēn)的意思:没有区分或分别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一饭(yī fàn)的意思:指一顿饭,表示简单的食物或者一餐饭的能力。

珍羞(zhēn xiū)的意思:指珍贵而稀少的美味食物,也用来形容珍贵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老者,生活简朴却自得其乐。首联“野老贫无分外求,每将地耳作珍羞”展现了他的生活状态——虽贫但不求多余,地耳这种寻常之物在他眼中却是难得的美味。接着,“山晴老仆还堪拾,客到明朝更可留”描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晴朗的天气里,老仆可以轻松地采集地耳,而当客人到来时,他则会热情款待,留下共度时光。

“人世百年閒自乐,山斋一饭饱还休”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认为在忙碌的人世间,能够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满足已足矣。最后,“曲肱偶得同疏食,不是乾坤又孔丘”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与古代圣贤孔子的类比,强调了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富足远胜于物质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满足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过友人村居

弦歌出草堂,人静郑公乡。

流水菊三径,疏窗山一房。

书含蕉叶绿,茶浥豆花香。

随意清谈久,林深易夕阳。

(0)

屯田行

征尘蔽原日,马鸣车郎当。

送者至燕郊,行人俱束装。

问之隶旗籍,平生惟食粮。

今将赴营田,尽室载边疆。

百年重安土,迁徒亦非常。

朝辞六亲出,暮宿孤驿傍。

四野无人烟,但闻狐与狼。

回头望都邑,行民转凄惶。

万里苟不到,焉知为乐乡。

吾观朝廷意,为汝谋久长。

又念道路苦,官为送启行。

行者各有给,助汝充橐囊。

矧闻将军贤,抚养甚周详。

双城虽云远,土沃宜稻粱。

已令具稼器,即与营田房。

井地各著界,庐舍互相望。

身既免役隶,官又无输将。

犁锄虽习苦,四体庶自强。

岁晚足狐兔,射猎多间场。

一年成村聚,三年富城隍。

去去保家室,慎勿怀疑伤。

(0)

步月

幽兴不能留,双扉手自辟。

高树静无声,凉雪一村积。

夜气决群蒙,野色洗孤魄。

似身水中行,俯影乱竹柏。

好风微欲无,余云澹将碧。

拊我清旷胸,内外两不隔。

(0)

华盖山

摇鞭拨雾兴弥酣,为访仙踪拜铁龛。

绝顶果然真不染,莲花心迹付山南。

(0)

君山

一帆天上落,山色扑须眉。

斑竹湘妃墓,丹枫柳毅祠。

风涛环岸涌,钟磬出云迟。

到此襟怀阔,长吟远望时。

(0)

汉宫求仙谣

五柞深宫夜乞灵,冰函瑶笈费丁宁。

穆王池上西王母,又控青鸾下汉廷。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