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巡按》
《送巡按》全文
明 / 梁储   形式: 七言律诗

一诗何足送君行,君在秋曹有声

着豸未忘幽隐意,登车先慰士夫情。

霜横庾岭梅先发,风入乌台柏顿青。

公事既闲温清毕,等閒佳句向谁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公事(gōng shì)的意思:指公务、公务活动。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佳句(jiā jù)的意思:佳句是指优美的句子或诗句,具有艺术性和表达力。

岭梅(lǐng méi)的意思:指两者不相上下,或者指两者相得益彰。

秋曹(qiū cáo)的意思:指秋天的草地,形容景色优美、宜人。

士夫(shì fū)的意思:指有才学、有道德修养的人。

送君(sòng jūn)的意思:指送别亲友或客人离开。

乌台(wū tái)的意思:指官吏职位高而品级低,权力大而地位低下。

先发(xiān fā)的意思:先行动,先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

隐意(yǐn yì)的意思:指言语或行为中所隐藏的含义或用意。

幽隐(yōu yǐn)的意思:幽隐指隐藏或隐蔽的状态,也可以表示深藏不露或不为人所知的地方或人物。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庾岭(yǔ lǐng)的意思:指人们在追求事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

鉴赏

这首明代梁储所作的《送巡按》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即将离任的官员的深情厚谊与美好祝愿。

首联“一诗何足送君行,君在秋曹旧有声。”开篇即点出送别之意,虽是一首诗,却足以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同时,诗人对友人在官场上的名声和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暗示其在秋曹(古代官署名)的过往表现不凡。

颔联“着豸未忘幽隐意,登车先慰士夫情。”进一步描述了友人虽身居高位,但内心仍怀有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与关怀。着豸(古代官吏头戴的一种标志,象征公正严明)表明其官职身份,而“未忘幽隐意”则体现了其不忘本,心系百姓的情怀。登车时先慰士夫情,则是说在即将离开之际,首先关心的是同僚的感受,展现了其宽厚仁慈的一面。

颈联“霜横庾岭梅先发,风入乌台柏顿青。”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友人的离去。霜横庾岭梅先发,象征着友人如冬日里梅花般坚韧不屈,即使在离别之时,也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质。风入乌台柏顿青,则是借乌台(古代官署名)之柏树在风中依旧青翠,寓意友人虽然离开,但其精神与影响将长久留存。

尾联“公事既闲温清毕,等閒佳句向谁成。”表达了对友人公务之余,能享受生活、创作佳句的美好祝愿。公事既闲,意味着友人可以暂时放下繁忙的工作,享受生活的宁静与温馨。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时刻,诗人也担心友人是否会因无人欣赏而无法创作出优秀的诗句,流露出对友人才华的珍视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还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友人品格、情怀以及未来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作者介绍

梁储
朝代:明

明广东顺德人,字叔厚,号厚斋,晚号郁洲。成化十四年进士第一,授编修。正德时累迁为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时营建殿房甚多,所费巨万,储屡上书切谏。又请早立储君,不报。宁王朱宸濠叛,帝自南征,储等扈从。群小欲导帝游浙西、江汉。储等跪谏行宫门外,乃许不日还京。世宗即位,被劾乞归。卒年七十七,谥文康。有《郁洲遗稿》。
猜你喜欢

叔孙通

先生秦博士,秦礼颇能熟。

量主欲有为,两生皆不欲。

草具一王仪,群豪果知肃。

黄金既遍赐,短衣亦已续。

儒术自此凋,何为反初服。

(0)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十九

勇有孟施舍,能无惧而已。

若人学佛法,勇亦当如此。

休来讲下坐,莫入禅门里。

但能一切舍,管取佛欢喜。

(0)

梦张剑州

万里怜君蜀道归,相逢似喜语还悲。

江淮别业依前处,日月新阡卜几时。

自说曲阿犹未稳,即寻湓水去犹疑。

茫然却是陈桥梦,昨日春风马上思。

(0)

送赵燮之蜀永康簿

蜀山万里一青袍,石栈天梯箠辔高。

多学似君宁易得,小官于此亦徒劳。

行追西路聊班草,坐忆南州欲梦刀。

他日寄声能问我,应从锦水至江皋。

(0)

越人以幕养花因游其下二首·其一

幕天无日地无尘,百紫千红占得春。

野草自花还自落,落时还有惜花人。

(0)

答韩持国

知公尚忆洛城中,醉里穿花满袖风。

花亦有知还有恨,今为红药主人翁。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