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龙 湫 明 /王 稚 登 石 潭 寒 水 翠 如 苔 ,日 暮 搴 萝 俯 涧 隈 。投 绠 漫 言 浮 海 出 ,荡 舟 刚 及 隔 岩 回 。泉 飞 暗 作 千 山 瀑 ,龙 去 先 从 二 月 雷 。不 饮 何 须 愁 笑 客 ,桃 花 洞 口 未 曾 开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荡舟(dàng zhōu)的意思:指船在水上自由行驶,比喻人心胸开阔,志向远大,不受拘束。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涧隈(jiàn wēi)的意思:指山谷中的地势低洼之处。
漫言(màn yán)的意思:漫无边际的言论或话语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山瀑(shān bào)的意思:形容山上的瀑布水势汹涌、声势浩大。
石潭(shí tán)的意思:指人的心境如同平静的石潭一般,没有波澜,不受外界影响。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桃花洞(táo huā dòng)的意思:指美丽的地方或情侣约会的地方。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稚登的《龙湫》描绘了一幅幽深而神秘的山水画面。首句“石潭寒水翠如苔”,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潭水的清澈与翠绿,仿佛潭底生满了青苔,给人以冷寂之感。次句“日暮搴萝俯涧隈”则通过日暮时分采摘藤蔓的动作,展现出诗人独自探寻幽境的场景,涧边的弯曲小径更显其僻静。
第三句“投绠漫言浮海出”中的“绠”是绳索,诗人投掷绳索仿佛想要探索深潭的秘密,暗示着龙湫的深邃。然而,“漫言浮海出”又暗示这可能只是徒劳,龙湫之水并未轻易溢出。第四句“荡舟刚及隔岩回”进一步描绘了舟行的艰难,船只能在两岸峭壁间曲折往返。
第五句“泉飞暗作千山瀑”描绘了泉水飞溅,形成瀑布的壮观景象,即使在暗中也能感受到其磅礴气势。最后一句“龙去先从二月雷”借雷声暗示龙的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同时也点明了时间——二月,春雷初响,为龙的离去增添了几分诗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龙湫的自然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神秘力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未知的探索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