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不知其吾之有影兮,而行不知其吾之有躯。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几(bù jǐ)的意思:不多,不多少
饥食(jī shí)的意思:饥饿而进食,形容非常饥饿。
几于(jǐ yú)的意思:几乎,差不多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其所(qí suǒ)的意思:所指的地方或对象。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时而(shí ér)的意思:有时候,偶尔
所如(suǒ rú)的意思:
所往。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明 陈子龙 《钓竿行》:“风雷在鳞甲,浩然纵所如。”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无乃(wú nǎi)的意思:表示事情的结果出乎意料,与预期相反。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自明(zì míng)的意思:自然明白,不需要解释或说明。
- 翻译
- 草可以用来做衣服,木头可以搭建房屋。
水清澈见底,石头洁白如玉,口渴时饮水充足,肚子饿时食物盈余。
停下时并未察觉自己的影子,行走时也未觉察到自己的身体。
太阳月亮自然明亮,我又怎能知晓它们的去向。
您啊,您啊,想让我管理天下,但这岂不是让我成了累赘吗?
- 注释
- 草:指代草本植物,可用来制作衣物。
衣:衣物。
木:木材,用于建造房屋。
庐:简陋的房屋。
止:停止。
影:影子。
躯:身体。
彼:那,指日月。
所如:去向。
君:古代对尊者的称呼,这里指对方。
浼:玷污,此处指让某人承担重任。
天下:整个世界或国家。
赘:累赘,多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箕山操》,它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诗中以"草可以为衣兮,木可以为庐"开篇,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物质需求的淡泊。接下来的"水清石白兮,渴饮有时而饥食有馀"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给自足的恬淡心境。
诗人接着通过"止不知其吾之有影兮,而行不知其吾之有躯",表达了忘我境界,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忘记了自我形体的存在。"彼日月之自明兮,吾又安知其所如"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对未知宇宙的敬畏和对个人渺小的认识。
最后两句"君乎君乎,且将浼我以天下,而无乃不几于赘乎",则揭示出诗人对于权势的淡漠,暗示即使君王以天下相许,也视为累赘,更倾向于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被世俗牵累。
整体来看,《箕山操》是一首表达隐逸思想的佳作,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