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进 士 下 第 归 南 海 唐 /曹 邺 数 片 红 霞 映 夕 阳 ,揽 君 衣 袂 更 移 觞 。行 人 莫 叹 碧 云 晚 ,上 国 每 年 春 草 芳 。雪 过 蓝 关 寒 气 薄 ,雁 回 湘 浦 怨 声 长 。应 无 惆 怅 沧 波 远 ,十 二 玉 楼 非 我 乡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云(bì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晴朗的蓝天白云,形容景色美丽明朗。
沧波(c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湖海中的波浪,也比喻人事变幻不定、世事变迁。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更移(gēng yí)的意思:更换、转移
过蓝(guò lán)的意思:指事物超过了正常的限度或者程度。
寒气(hán qì)的意思:指寒冷的气息或寒冷的气候。
蓝关(lán guān)的意思:蓝关是指形势险要的关口或道路。
每年(měi nián)的意思:每一年;每年都会发生的事情。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片红(piàn hóng)的意思:指红色的碎片,形容事物破碎或残缺不全。
上国(shà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在某个方面超过其他国家或地区。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衣袂(yī mèi)的意思:指衣袖,也用来形容衣袖飘动的样子。比喻人物的声望、威望或影响力。
玉楼(yù lóu)的意思:指美丽华丽的宫殿或楼阁。
怨声(yuàn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怨恨、不满的声音四处传播。
- 注释
- 红霞:夕阳下的红色云彩。
衣袂:衣袖。
碧云晚:傍晚的青天白云。
上国:京城,指长安。
蓝关:地名,关隘。
湘浦:湘江边。
沧波:形容辽阔的水面。
玉楼:华丽的楼阁,此处代指远方的家乡。
- 翻译
- 几片红霞映照着夕阳,挽住你的衣袖共饮一杯。
行人啊,不必感叹天色已晚,京城每年都有春天的花草繁盛。
雪后的蓝关寒意稍减,大雁南归,湘江边的哀怨声绵长。
你不必因遥远的沧海而惆怅,那十二座玉楼并非我的故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离开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远方美好风光的赞美。诗中“数片红霞映夕阳”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温暖、静谧的氛围,同时也隐含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愁绪。“揽君衣袂更移觞”则是请朋友再次举杯,共度美好时光。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叮咛,希望他不要因天色已晚而感到叹息,因为故乡的春天总是充满生机和美丽。这里的“上国”指的是朋友将要前往的地方。
接下来的“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则描绘了一种深秋或初冬的景象,其中“雪过蓝关”可能暗示了远行的艰辛,而“雁回湘浦怨声长”则是对鸿雁哀鸣声音的描述,表达出一种离别的愁绪和孤寂。
最后,“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表现了诗人面对朋友即将远去的复杂情感。这里的“十二玉楼”可能是指一个美丽的地方,但对于诗人来说,那已不是他的家乡,因此充满了留恋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明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友情和对远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