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梅花庄》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以“一间茅屋傍溪斜”开篇,简练地勾勒出居所的地理位置——靠近溪流,屋舍简朴,透露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状态。接着,“三径荒于靖节家”一句,巧妙地将诗人与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相联系,暗喻诗人追求的是一种与世无争、回归自然的生活理想。
“但得鹤粮随分足”,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简单满足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这里的“鹤粮”借指诗人所需的基本生活物资,强调的是物质需求的适度,而非过分追求。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态度的淡泊,以及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最后一句“更须锄月种梅花”,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月光下劳作,种植梅花,既是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是对精神寄托的表达。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坚韧不拔的品格,诗人通过这一行为,不仅美化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也寄托了自己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简朴生活场景的描绘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斋自警
迷鸟不择林,渴马不择泉。
恒情此汲汲,志士独未然。
盗泉岂偏浊,恶木非不繁。
君子恶其名,岂为乾糇愆。
箕阴遁许由,夷叔卧西山。
虽然迹艰苦,素志不可迁。
人谁无此志,我独被牵缠。
老大嗟何及,诫之贵当年。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