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工夫·其十一敌魔》
《述工夫·其十一敌魔》全文
元 / 李道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夜中昏睡怎禁它,鬼面神头见也么。

昏散相因由气浊,念缘未断为阴多。

潮来水面堤岸,风定江心浪波

性寂情空心不动,坐无昏散睡无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堤岸(dī àn)的意思:指河堤或海堤,比喻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事物。

鬼面(guǐ miàn)的意思:指人的脸色或表情十分凶恶、可怕。

昏睡(hūn shuì)的意思:指睡得非常沉,醒来时意识模糊。

江心(jiāng xīn)的意思:指江河中央的心脏部位,也引申为重要的位置或关键处。

空心(kōng xīn)的意思:指内部为空洞、空虚,没有实质内容或内涵。

浪波(làng bō)的意思:指水波起伏的样子,比喻事物起伏不定、变化不居的情况。

水面(shuǐ miàn)的意思:指水的表面,也用来比喻某个领域或范围的最基本或最底层的事物。

相因(xiāng yīn)的意思:因果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夜中(yè zhōng)的意思:夜晚的时候。

因由(yīn yóu)的意思:因为原因或事由

鉴赏

这首诗《述工夫(其十一)敌魔》是元代道士李道纯所作,以道家内观修行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揭示了修道者在面对内心杂念与外界干扰时的挑战与应对之道。

首句“夜中昏睡怎禁它”,诗人以夜晚昏沉的状态起笔,暗喻修道者在修行过程中常会遭遇内心的懈怠与昏沉,难以自持。接下来,“鬼面神头见也么”一句,运用象征手法,将内心的杂念比作鬼面神头,形象地描绘出这些杂念的侵扰与诱惑,让修道者难以抵挡。

“昏散相因由气浊,念缘未断为阴多”进一步阐述了内在状态与外在干扰之间的关系。气浊、念缘未断,都是导致昏散的原因,暗示了修道者需要通过净化心灵、斩断杂念来克服这些障碍。

“潮来水面浔堤岸,风定江心绝浪波”则以自然景象为喻,潮水与风浪象征着内心的波动与外界的干扰,而堤岸与江心的平静则代表了修道者通过内观与定力,能够达到内心的宁静与稳定。

最后,“性寂情空心不动,坐无昏散睡无魔”总结了修道者的最终目标——性寂情空,即内心达到寂静与空灵的状态,无论外界如何波动,内心都能保持不动摇,从而彻底摆脱昏散与睡眠的困扰,达到真正的觉醒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修道者在面对内心与外界挑战时的智慧与勇气,以及通过内观修行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

作者介绍

李道纯
朝代:元   字:元素   号:清庵   籍贯:湖南都梁(武冈)

李道纯 ,湖南都梁(武冈)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李道纯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 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猜你喜欢

吴思道相送同宿崇因二首·其二

形单影只久相抛,鼎食端能胜饮瓢。

已分馀材辜北阙,元非不雨自西郊。

求田聊复同中隐,玩世宁嫌渎下交。

千古平泉有遗恨,漫劳精爽畏文饶。

(0)

送张信道

气欲和柔性欲圆,一飞人看后三年。

心胜山静君归去,先自南华入性天。

(0)

偶成示道温

何当归卧水云乡,不必功名似子房。

一黍精华空色大,百年行数古今长。

谁知扰扰还三得,独向冥冥遣两忘。

少室山头星月近,紫微垣下起天香。

(0)

寄五峰长老

自从南去失归期,海屿生涯祖一支。

百岁尘缘谁尚在,五峰禅老独应知。

且看秋水呈千月,谩写云山寄一诗。

邂逅有时言笑处,越王台下拥旌麾。

(0)

仙会楼

金碧峥嵘演山脚,合有云骈下寥廓。

自嗟本是烟霞翁,一念人间已知错。

闻说楼成归思浓,想见群真多绰约。

水虎火龙方得传,看破浮生岂能缚。

夜深时独倚栏干,谁见金花当面落。

此道既与群真同,虽隔霄壤常相通。

演客千载无遗踪,伫闻杖履来相从。

(0)

题介公庙

十九年从晋重耳,艰棘忧危同践履。

田中乞食桑下谋,茧足周旋垂万里。

一心奉事不自欺,逆知天意开公子。

及河忽闻舅犯言,如以朝衣蹈泥滓。

鄙夫岂可与同行,携母入山甘隐藏。

公子归来霸业强,筑坛践土尊天王。

大夫卿士环佩锵,斩袪寺人纷颉颃。

念子昔者皆奔亡,舍我长逝情怛伤。

大蒐纵火焚山冈,烈焰不肯回刚肠。

嗟乎义士不可量,何人谬作龙蛇章。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