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低晓露湿,帘捲莺声急。
欲起把箜篌,如凝綵弦涩。
孤眠愁不转,点泪声相及。
净扫阶上花,风来更吹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忧愁的晨景。开篇"帘低晓露湿,帘捲莺声急"两句,通过帘幕上的露珠和帘内外传来的鸟鸣声,渲染出一个清晨微湿、生机勃发的氛围,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急促、不安的情绪。
接下来的"欲起把箜篌,如凝綵弦涩"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箜篌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而想要弹奏却仿佛手指粘连,无法顺畅地演奏,这正如同诗人的情感,想要倾诉却又感到困顿,不得其解。
"孤眠愁不转,点泪声相及"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深夜难寐、思绪万千的哀愁。孤独的睡眠中,愁绪如同实质般盘旋,无法摆脱,而点滴的泪水与其内心的悲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悲凉的夜曲。
最后"净扫阶上花,风来更吹入"两句,则描写了诗人清晨起床后所作所为。虽然试图通过打扫庭院中的落花来排解内心的忧虑,但不料轻柔的风却又将那些被扫去的花瓣吹拂回来,彷佛是命运在与他开着玩笑,这样的无常和无力感,也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凉。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精巧的心理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周遭环境的敏锐感受。
花甲人间亦易回,吾兄怀抱几时开。
云师暂引秋帆去,风伯还将暮雨来。
社酒香消荷叶冷,楚歌声起竹枝哀。
天公遗我多愁事,贞节堂边炒夜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