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飞鸣(fēi míng)的意思:指鸟儿飞翔时发出的鸣声,形容欢快、喜悦的心情。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落木(luò mù)的意思:指秋天树叶逐渐枯萎脱落的景象,比喻事物逐渐衰败或消亡。
南溟(nán míng)的意思:指南方的大海,也泛指辽阔的海洋。
蓬藋(péng dí)的意思:形容头发散乱,不整齐。
且自(qiě zì)的意思:自己暂时先行,等待其他条件具备后再行动。
微躯(wēi qū)的意思:形容身体虚弱,体弱多病。
西畴(xī chóu)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能或品德超过常人,突出出众。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原野(yuán yě)的意思:指广阔的原野,比喻没有限制和束缚的自由环境。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原野的景象,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广阔世界的向往。
首句“原野萧萧落木秋”,以“萧萧”形容秋风的肃杀,与“落木”相结合,营造出秋天原野的寂寥与萧瑟。落叶飘零,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也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次句“芃芃禾黍满西畴”,转而描绘了一幅丰收的图景。在西边的田畴中,禾黍茂盛生长,展现出大自然的丰饶与生命力。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劳动成果的肯定,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第三句“微躯不识南溟远”,诗人以“微躯”自谦,表达了自己虽渺小如尘埃,却对远方的南溟(南海)充满好奇与向往。这里的“南溟”象征着未知的世界和广阔的天地,反映了人类对于探索未知、追求自由的精神追求。
最后一句“蓬藋飞鸣且自由”,以“蓬藋”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在这句话中,诗人似乎在说,即使生活如蓬藋般随风飘荡,也要享受这份自由。这句话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邹侍讲诸公游长春宫故址四首·其四
迅飙余霭收,宿雨众流溃。
郁郁高原树,好鸟鸣相对。
农家喜暄节,荷锄理荒秽。
昔者鸾鹤居,今为阡陌会。
池荷新叶小,园柳飞花碎。
霞明清川曲,云度远天外。
景物良可怀,风咏夙所爱。
瀛海浩无垠,沧洲竟安在?
闻笛歌送人之塞上
横笛对离亭,扁舟越江口。
月下何人最断肠,天涯怨别吹《杨柳》。
《杨柳》繁音愁复愁,梧桐萧瑟江枫秋。
长林半夜叶皆脱,积水三江云不流。
长夜漫漫听未了,变羽回宫犹袅袅。
越海天边鸟不飞,闽关月暗猿声小。
须臾一曲更凄清,零落梅花满楚城。
楚城迢迢接沙碛,边客闻之泪俱滴。
黄埃积雪暗长关,绝域穷荒草根白。
此夜愁心独对君,明朝怅别又离群。
单于城上吹羌管,知尔相思不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