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翎毛画·其四》
《题翎毛画·其四》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飞鸣(fēi míng)的意思:指鸟儿飞翔时发出的鸣声,形容欢快、喜悦的心情。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落木(luò mù)的意思:指秋天树叶逐渐枯萎脱落的景象,比喻事物逐渐衰败或消亡。

南溟(nán míng)的意思:指南方的大海,也泛指辽阔的海洋。

蓬藋(péng dí)的意思:形容头发散乱,不整齐。

且自(qiě zì)的意思:自己暂时先行,等待其他条件具备后再行动。

微躯(wēi qū)的意思:形容身体虚弱,体弱多病。

西畴(xī chóu)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能或品德超过常人,突出出众。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原野(yuán yě)的意思:指广阔的原野,比喻没有限制和束缚的自由环境。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原野的景象,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广阔世界的向往。

首句“原野萧萧落木秋”,以“萧萧”形容秋风的肃杀,与“落木”相结合,营造出秋天原野的寂寥与萧瑟。落叶飘零,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也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次句“芃芃禾黍满西畴”,转而描绘了一幅丰收的图景。在西边的田畴中,禾黍茂盛生长,展现出大自然的丰饶与生命力。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劳动成果的肯定,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第三句“微躯不识南溟远”,诗人以“微躯”自谦,表达了自己虽渺小如尘埃,却对远方的南溟(南海)充满好奇与向往。这里的“南溟”象征着未知的世界和广阔的天地,反映了人类对于探索未知、追求自由的精神追求。

最后一句“蓬藋飞鸣且自由”,以“蓬藋”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在这句话中,诗人似乎在说,即使生活如蓬藋般随风飘荡,也要享受这份自由。这句话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景陵挽歌二首·其二

灵御陪仁考,仙游侍太宗。

珠丘连翠殿,玉匣掞玄宫。

海宇扳号切,天庭陟降同。

遥知六龙驾,长度五云中。

(0)

同邹侍讲诸公游长春宫故址四首·其四

迅飙余霭收,宿雨众流溃。

郁郁高原树,好鸟鸣相对。

农家喜暄节,荷锄理荒秽。

昔者鸾鹤居,今为阡陌会。

池荷新叶小,园柳飞花碎。

霞明清川曲,云度远天外。

景物良可怀,风咏夙所爱。

瀛海浩无垠,沧洲竟安在?

(0)

扈从晚宿夹沟

初雨过符离,云霞望欲迷。

垂鞭信马去,傍辇听莺啼。

山绕行营外,溪回帐殿西。

夜深闻鼓角,天近月华低。

(0)

水竹居

清溪入云木,隐处林塘深。

微月到流水,泠泠竹间琴。

虚声起遥听,天影澄远心。

余亦鸾鹤群,将期此投簪。

(0)

寒夜宿张藻宅偶赋

旅人眠不安,抱剑夜中弹。

月映花林白,霜凄画壁寒。

澹云孤梦远,流水半生残。

想是平原馆,萋萋草正繁。

(0)

闻笛歌送人之塞上

横笛对离亭,扁舟越江口。

月下何人最断肠,天涯怨别吹《杨柳》。

《杨柳》繁音愁复愁,梧桐萧瑟江枫秋。

长林半夜叶皆脱,积水三江云不流。

长夜漫漫听未了,变羽回宫犹袅袅。

越海天边鸟不飞,闽关月暗猿声小。

须臾一曲更凄清,零落梅花满楚城。

楚城迢迢接沙碛,边客闻之泪俱滴。

黄埃积雪暗长关,绝域穷荒草根白。

此夜愁心独对君,明朝怅别又离群。

单于城上吹羌管,知尔相思不忍闻。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