垤无鸣鹳嗟何及,古有刑鹅法孰传。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归市(guī shì)的意思:指离开乡野,回到熟悉的城市生活。
九渊(jiǔ yuān)的意思:指深不可测的地方,比喻极为深远或巨大的道理或境地。
藜羹(lí gēng)的意思:藜羹是指用藜草制成的羹汤,比喻贫寒而简朴的生活。
粝饭(lì fàn)的意思:指简单的、粗糙的饭食,比喻简单朴素的生活。
农家(nóng jiā)的意思:指农民家庭或农村生活。
旁人(páng rén)的意思:指除了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也指旁观者或外人。
市籴(shì dí)的意思:指市场上的粮食收购和储存。
仙坛(xiān tán)的意思: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指道士修行的地方。比喻非凡的人才或高超的技艺。
形似(xíng sì)的意思:外表相似,内在不同。
中泉(zhōng quán)的意思:中心的泉水,比喻核心或中坚力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月干旱时节农夫的艰辛生活。首句“遍走仙坛与九渊”,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农夫为求雨而四处奔波的虔诚与无奈。接着,“三旬涸尽涧中泉”一句,形象地展现了干旱对水源的影响,暗示了农夫面临的严峻挑战。
“垤无鸣鹳嗟何及,古有刑鹅法孰传。”这两句通过对比鹳鸟的哀鸣和古代刑鹅之法的缺失,进一步强调了干旱带来的痛苦和无助感。鹳鸟的哀鸣象征着自然界的反应,而刑鹅之法的缺失则暗示了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父守井槔形似鹤,儿归市籴瘦于猿。”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农夫家庭成员在干旱中的生活状态。父亲守着井边汲水,身形瘦弱如鹤,体现了劳作的艰辛;儿子去市场购买粮食,身形瘦削如猿,反映了食物的匮乏。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幅农夫家庭在干旱季节里挣扎求生的画面。
最后一句“旁人若识农家苦,粝饭藜羹直万钱。”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上大多数人不了解农民艰辛生活的感慨。他认为,如果人们能理解农民的困苦,那么一顿粗茶淡饭的价值将远远超过一万钱。这不仅是对农民生活现状的同情,也是对社会公平与理解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宋代农村在干旱季节的苦难生活,以及诗人对农民辛酸境遇的深切同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补史十忠诗·池州通判权州事赵公
若人作何状,立节乃殊伟。
人言此蜀珍,位卑名未起。
坐分秋浦月,摄此千里寄。
沙头风色恶,寒城凛弘峙。
吾闻开关迎,弃遁亦复耻。
兹惟城郭臣,大义吾知已。
间道走帛书,洒血别玉季。
细君绝可人,双飞同一死。
南八彼男儿,此妇乃如此。
骨朽香不废,吾诗当清史。
补史十忠诗·前左丞相江文忠公万里弟万顷
匡庐云锦屏,鸿儒产其下。
风神俨如龙,夭矫莫可驾。
卷怀经济具,婆娑洛中社。
怪事玉床摇,清昼天忽夜。
突骑从何来,阴风飘屋瓦。
大臣义有死,欲避吾不暇。
庭前环止水,万事付一舍。
从容友灵均,朝野动悲吒。
愍章极哀荣,汗简谁记者。
倘有南熏书,季方足堪亚。
补史十忠诗·枢密闽广宣抚使陈公
淳熙名宰孙,比德粹如玉,决科魁伟英,骎骎廌冠肃。
{左娄右页}田烦谏疏,相嗔俄嗾逐。
补郡仍免归,黄流已漫陆。
天族日光薄,力疾支颠覆。
蹉跎南冠絷,道病死不辱。
往昔五峰堂,倾盖语跋烛。
斯人真妙人,哀哉悭厚禄。
长揖丙辰魁,各天并黄鹄。
补史十忠诗·四川制置使知重庆府张公珏
坤维拓提封,形胜古天府。
血战五十秋,零落余八柱。
江南传箭急,谁暇此回顾。
落日古渝城,杖钺乃甚武。
天东甑虽堕,吾自强支拄。
泫沪躬讨逆,归来战弥苦。
萧条下夔门,机穽伏中路。
咄咄快敌仇,谁欤掩坏土。
哀哉关西雄,国亡犹不负。
同时督军将,腰金插双虎。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