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以牛胆渍槐子送董之南二首·其二》
《以牛胆渍槐子送董之南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谢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解牛得胆大如斗,投以元槐功更加

来岁青袍映绿发,不妨看尽九衢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更加(gèng jiā)的意思:更加表示程度比之前更高或更强。

九衢(jiǔ qú)的意思:指繁华热闹的街市,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群拥挤的场面。

来岁(lái suì)的意思:明年;来年

青袍(qīng páo)的意思:指官员的服装,引申为指官员身份和地位。

胆大如斗(dǎn dà rú dǒu)的意思:形容人胆量非常大,勇敢无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薖所作的《以牛胆渍槐子送董之南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董之南的深厚情谊。

首句“解牛得胆大如斗”,以解牛之事比喻为人处世的勇气与胆量,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董之南勇敢无畏精神的赞美。接着,“投以元槐功更加”一句,通过将珍贵的元槐(一种名贵的木材)赠予友人,进一步强调了这份礼物的珍贵与友情的深厚,同时也暗示了董之南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来岁青袍映绿发”描绘了一幅未来之景,预示着董之南的事业与生活将会如同青袍映照绿发般充满生机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最后,“不妨看尽九衢花”一句,以“九衢花”象征繁华与多彩的生活,寓意着无论董之南走到哪里,都能欣赏到生活的美好,享受人生的丰富多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真挚而深沉的情感交流。

作者介绍
谢薖

谢薖
朝代:宋   字:幼盘   号:竹友居士   籍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生辰:1074~1116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猜你喜欢

隐居杂兴·其六

衡门泌水可栖迟,此地幽清足自怡。

佃断溪山为别野,种成松竹长新枝。

编篱插棘围芳圃,凿石通流溢小池。

最喜昏晨聊自度,饥餐藿粥渴烹葵。

(0)

杀虎行

停公射麋曲,听我杀虎行。

逐虎虎不去,杀虎心始平。

县官桑侯仁且明,贤哉贤哉非宁诚。

高风不在宋均下,善政直与刘昆并。

如何此物不出境,伤人害畜来纵横。

梅山之南梅山北,大小人家争辟易。

青天白日不敢行,何况黄昏山月黑。

桑侯闻之怒且嘻,此物敢尔强梁为。

为民父母不除害,百里赤子将焉依。

遂令弓兵设陷阱,果见此物来投机。

长戈如雨点,短锻如电挥。

戟尖不掉丈二尺,袍花已脱斑斓衣。

阴风一阵过墙去,但觉伥鬼嘤嘤啼。

桑侯亦好奇,触眼见未有。

急呼青衫史,来唤钓鳌叟。

鳌叟走欲颠,惊看立良久。

雄姿猛势尚依然,酷似天狼与天狗。

想当长啸下南山,猿臂将军亦惊走。

想当独立向西风,东海黄公方掣肘。

重为告曰:“虎兮虎兮汝尝跳我墙,伤我羊,刮吾六畜为糇粮。

又曾穿我壁,衔我鹢,惊动老夫眠不得。

尔来胡为落陷中,百步可再生威风。

桑侯尔嗔不汝容,汝恶贯盈歼汝躬。

”于戏猛虎不足言,桑侯良可数。

前番曾传舒文虎,绝似白门擒吕布。

今番又杀锦于菟,何异山嵎出冯妇。

城隍庙前箫鼓鸣,纸灰飞雪梨花轻。

桑侯长得谢山灵,山人把酒来相迎。

酒酣拔剑餐虎肉,一方之民歌太平。

(0)

赠郭子·其三

避乱疑无地,清平尚有斯。

千军犹胜负,一水即安危。

梅苑调孤鹤,琴轩钞旧诗。

清缘应共享,落落问何之。

(0)

赋白鹭晴沙赠别徐尹入京

明府行经白鹭洲,晴沙如带水如钩。

蒹葭杨柳参差见,鸂?鸳鸯远近浮。

三月溯洄曾驻舄,九重催觐又移舟。

江山有待频来往,早拥双旌控上游。

(0)

赠屠长卿

建章朝罢下彤墀,柱笏东曹日赋诗。

结客已倾燕市侠,为郎还草汉宫仪。

佩纫澧芷湘灵妒,珠握骊龙海若悲。

莫是仙才多玩世,陆沉金马有谁知。

(0)

稽司理招饮夕佳园楼·其二

楼控黄华树色阴,南薰一曲快登临。

官閒拄笏西山爽,客到开尊北海深。

雾泽空斋多变豹,风清古木听鸣禽。

阁中山水谐心赏,倘许重携焦尾琴。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