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綦 毋 潜 落 第 还 乡 唐 /王 维 〔
一 作 送 别 〕圣 代 无 隐 者 。英 灵 尽 来 归 。遂 令 东 山 客 。不 得 顾 采 薇 。既 至 君 (一 作 金 )门 远 。孰 云 吾 道 非 。江 淮 度 寒 食 。京 洛 (一 作 兆 )缝 春 衣 。置 酒 临 长 道 (一 作 长 安 道 。一 作 长 亭 送 )。同 心 与 我 违 。行 当 浮 桂 棹 。未 几 拂 荆 扉 。远 树 带 行 客 。孤 村 (一 作 城 )当 落 晖 。吾 谋 适 不 用 。勿 谓 知 音 稀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采薇(cǎi wēi)的意思:采摘薇草。比喻以微薄的物品或微小的成果自慰。
长道(cháng dào)的意思:长远的道路或路程
春衣(chūn yī)的意思:指春天穿的衣服,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者令人愉悦的事物。
带行(dài xíng)的意思:指某人行为或言语中带有某种特定的意图或目的。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孤村(gū cū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村庄,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孤独,缺乏支持和帮助。
桂棹(guì zhào)的意思:桂木做的船桨,比喻出色的人才。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江淮(jiāng huái)的意思:指江河的宽广和淮河的浅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宽广和短小。
荆扉(jīng fēi)的意思:指门户之间的荆棘和木门,比喻困难重重,难以进入或通过。
京洛(jīng luò)的意思:指京都和洛阳两个古代重要的都城。
君门(jūn mén)的意思:君门指的是君主的门下,也可以泛指官员、贵族等的门下。
来归(lái guī)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临长(lín cháng)的意思:即将离开或临近离开。
落晖(luò huī)的意思:太阳落下山头,天色渐暗。
山客(shān kè)的意思:山中的客人,指在山区居住或旅行的人。
圣代(shèng dài)的意思:指某个时代或某个领域中具有极高声望、被广泛尊敬的人物。
同心(tó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志、目标等完全一致,团结一心。
未几(wèi jǐ)的意思:不久;不多久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无隐(wú yǐn)的意思:没有隐藏,没有隐瞒。
心与(xīn yǔ)的意思:心与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分别代表心思和与人交往。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
行客(xíng kè)的意思:行人、旅客
行当(háng dɑng)的意思:行当是指职业、工作或行业。
英灵(yīng líng)的意思:英勇的灵魂;英雄的精神。
置酒(zhì jiǔ)的意思:设宴款待,举办酒宴。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东山客(dōng shān kè)的意思:东山客是指在别人的家中做客,却没有礼貌地表现出对主人的尊重和敬意。
- 注释
- 圣代: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隐者:隐居不仕的人。
英灵:有才能的人,贤士。
东山客:指晋代名士谢安,他曾隐居东山,后出仕。
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君门:代指朝廷或皇帝。
寒食:古代节日,清明前一天,禁火纪念介子推。
京洛:指当时的京城长安和洛阳。
桂棹:桂木做的船桨,常用来象征高雅。
荆扉:用荆条编成的门,代指简陋的家门。
行客:出行的人,这里指朋友。
落晖:落日的余晖。
适:恰好,正好。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知己。
- 翻译
- 在盛世时代,没有隐居的人,有才能的人都愿意出来为国家效力。
因此,连隐居东山的贤士也不再留恋山林,出来为国效劳。
虽然到了京城发现自己离君王的召见还很遥远,但谁会说我的道路是错误的呢?
在江淮地区度过寒食节,又在京洛地方缝制春衣。
我们在长道边设酒饯别,你的心意与我相合,却要离我而去。
不久后你将乘船启程,很快就会拂去我家的门扉。
远方的树木似乎带着行客,孤独的村庄在夕阳余晖中显得更加寂寥。
如果我的谋略暂时未被采纳,不要认为知音稀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而又不无惆怅的情怀。起首两句“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表达了对隐逸之士的赞美与怀念,他们或已返回尘世,或隐居深山,不为人知。接下来的“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则是说这些隐逸之士连东山之游也难以实现,更不用说是去采摘野趣了。
诗人接着写道:“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这里的“君门”指的是朝廷或官府,“孰云吾道非”则表达了一种对自己之道是否正确的疑惑。随后,“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描绘出季节更迭和人生变迁,既有对寒冷的抵御,也有对新生的期待。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中,“置酒”是设宴饮酒的场景,而“同心与我违”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凉,即便是在朋友相聚的时刻,心灵深处也感受到了一种无法共鸣的隔阂。
在“行当浮桂棹,未几拊荆扉”中,“浮桂棹”可能指的是乘舟而行,而“荆扉”则是路途中的障碍物。这里诗人表达了旅途中的艰难与曲折。
接下来的“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描绘了一幅行者在夕阳下的孤独景象,其中“远树”和“孤村”增添了一种寂静而又萧瑟的氛围。
最后,“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计谋未被采纳,不应认为是因为懂得自己的人太少。这里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自我安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隐逸之士的怀念,对个人道路选择的迷茫,以及对人生旅途中的孤独感受。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内心深处的不舍,但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自我安慰的情绪,是一首蕴含深意、情感丰富的诗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法曲献仙音.题李世倬画扇,用.《清真集》韵
云接层峦,天开画本,匹练千寻飞度。
松柏阴森,苔沙寂历,似有幽人门户。
听乱石翻涛处,时时呜骤雨。
默无语,望长桥、盘陀立尽,云雾里、布袜青鞋无阻。
缥缈玉烟霏,水风凉、涧莎柔妩。
作画当年,忆龙眠、研朱染素。
写匡庐真景,人与长风同去。
刘寄奴草词
榛中小草夏蔚荟,叶如牡艾花如毳。
少年防塞得命生,出镞肉中无粟起。
向来神奸见白昼,湿竹烟青闻杵臼。
英雄奋臂徵此时,唾落虚空散林薮。
汉家白蛇入本纪,况是天王旧支子。
岂知苗裔在民伍,蛇鬼犹呼帝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