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天下宁,有锡天下兵。
我欲访梅里,已无泰伯城。
飙然(biāo rán)的意思:形容情绪或气势突然迸发出来,非常激烈。
茶经(chá jīng)的意思:茶经是指茶的学问、茶道的经典。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第二(dì èr)的意思:指在某个排名或顺序中,位列第二。
定评(dìng píng)的意思:确定评价,给出明确的评判。
峨峨(é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巍峨壮丽。
矾水(fán shuǐ)的意思:指虚有其表的东西,外表看起来很好,实际上没有什么价值。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居第(jū dì)的意思:指在某一方面排名第一,居于首位。
交争(jiāo zhēng)的意思:指双方在争斗、竞争中激烈对抗和较量。
九龙(jiǔ lóng)的意思:九条龙。形容众多、庞大、壮观。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两傍(liǎng bàng)的意思:两边,左右两侧。
梅里(méi lǐ)的意思:梅里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非常聪明、机智。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冥冥(míng míng)的意思:意味深长、神秘莫测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入冥(rù míng)的意思:指人进入深思熟虑的状态,陷入沉思、冥想的境地。
山矾(shān fán)的意思:指事物虽然外表华丽,但实际上却是伪装的,具有欺骗性。
尚可(shàng kě)的意思:指令人满意或者勉强可以接受的程度。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试中(shì zhōng)的意思:试探中得到结果或判断
水味(shuǐ wèi)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言行缺乏特色、乏味无趣,没有独特之处。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太湖(tài hú)的意思:形容事物巨大、广泛、广阔。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中泠(zhōng lí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状态安闲、宁静。
淄渑(zī miǎn)的意思:指位于淄河河畔的地方,也用来形容地方偏僻、荒凉。
山矾水(shān fán shuǐ)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
太湖精(tài hú jīng)的意思:指非常聪明、机智敏捷的人。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洪繻所作,名为《出无锡望慧山作》。诗中描绘了无锡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深邃,以及诗人对这片土地独特情感的流露。
首句“峨峨九龙峰,千古以锡名”,开篇即点明了无锡的地理特色和历史地位,九龙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赋予了无锡“锡”这一金属的名声。接下来,“无锡天下宁,有锡天下兵”两句,巧妙地将无锡的宁静与军事力量相联系,展现了无锡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
“今方无锡时,四海何交争”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局势的感慨,尽管无锡本身宁静,但四海之内却充满了纷争。接着,“出山矾水浊,在山锡水清”通过对比山外的浑浊之水与山中的清澈之水,象征着诗人对纯净与污浊、美好与现实之间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泉池分上下,水味别淄渑”进一步强调了水质的差异,暗示了不同环境下的生活品质和价值观念。随后,“四面芙蓉馆,两傍杨柳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泉品居第二,茶经岂定评”则引出了对泉水品质的讨论,暗示了评价事物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最后,“何如凌绝顶,一揽太湖精”表达了诗人想要登高望远,全面领略太湖美景的愿望,同时也寓意着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
“太湖波渺渺,远水入冥冥”描绘了太湖的广阔与深邃,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我欲访梅里,已无泰伯城”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遗迹的追寻与怀念,同时感叹于历史的变迁。“飙然过常郡,尚可试中泠”则以快速穿越常郡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以及对中泠泉水的期待尝试。
整首诗通过对无锡及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社会、自然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世人坐老忧妻子,贱隶高官皆尔尔。
门外陆沉曾不知,一室安全辄私喜。
此习难返垂百年,异变方从甲申起。
天怒芟夷事屡经,以死惧民民弗止。
吾子易堂最少年,耻为独善称闾里。
急病让夷心所欢,竟忘身已是贫士。
闻乱辞家更远游,去千仞峰如脱屣。
一揖飘然兄友前,白足麻鞋不回视。
临发诵子《吴越歌》,秋风击动大江水。
古之策杖相追人,意气淋漓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