藓浓阴砌古,烟起暮香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得路(de lù)的意思:获得成功或取得进展,找到正确的方法或方向。
梵声(fàn shēng)的意思:指佛教的声音或音乐,也比喻美妙的音乐声。
烦恼(fán nǎo)的意思:指心情烦闷,苦恼困扰。
泉流(quán liú)的意思:形容泉水流动的样子。也比喻文采或才情流溢不断。
石泉(shí quán)的意思:指冷泉,比喻心地冷酷无情,不知恩义。
曙月(shǔ yuè)的意思:指夜晚刚过半,天色微明的时候。
幽虚(yōu xū)的意思:幽暗虚无的状态或地方,形容阴暗、空灵或超脱尘世的境界。
真理(zhēn lǐ)的意思:真实的事实或道理。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 翻译
- 寻径抵达深山寺,记得此处幽静名。
青苔浓密遮古阶,暮色起时香烟生。
晨月隐落松间绿,石上清泉梵音流。
听僧宣讲真实理,烦恼自然随之轻。
- 注释
- 得路:找到路径。
深寺:深山中的寺庙。
幽虚:幽静空旷。
识名:知道名字,记得。
藓:青苔。
阴砌古:遮蔽古老的台阶。
烟起:烟雾升起。
暮香:傍晚的焚香。
曙月:拂晓的月亮。
落松翠:月光洒在松树上,松树更显苍翠。
石泉:石头间的泉水。
梵声:佛教诵经的声音。
闻僧:听僧人。
说真理:讲述佛法真理。
烦恼自然轻:内心的烦恼自然而然减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古寺的幽静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宗教氛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此获得心灵平静与启示的体验。
“得路到深寺,幽虚曾识名。”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寻访隐秘之地的情境,"深寺"给人以深远且不为世人所熟知的感觉,而"幽虚曾识名"则透露出诗人对此地有所耳闻或心向往。
“藓浓阴砌古,烟起暮香生。”这里通过对苔藓覆盖的古老围墙和傍晚时分升腾的香气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时间静止、物态宁静的氛围。"藓浓"形象传递出岁月沧桑,而"烟起暮香生"则是对自然界中细微变化的捕捉。
“曙月落松翠,石泉流梵声。”这一句节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神秘感。晨曦洒落在苍翠欲滴的松林之上,而石头间涓涓的泉水声响,则如同佛教圣典中的梵音,宁静而又超脱。
“闻僧说真理,烦恼自然轻。”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聆听僧侣讲述生命与宇宙的真相,从而获得了内心的平和与解脱。"烦恼"一词暗示了诗人此前可能的心灵困扰,而"自然轻"则表明通过这种精神的交流,他得到了心灵上的释放。
整首诗以其精致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修行之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廉泉
水性故自清,不清或挠之。
君看此廉泉,五色烂麾尼。
廉者为我廉,何以此名为。
有廉则有贪,有慧则有痴。
谁为柳宗元,孰是吴隐之?
渔父足岂洁,许由耳何淄。
纷然立名字,此水了不知。
毁誉有时尽,不知无尽时。
朅来廉泉上,捋须看鬓眉。
好在水中人,到处相娱嬉。
送江陵全少卿赴府任
冢司方慎选,剧县得英髦。
固是攀云渐,何嗟趋府劳。
楚山迎驿路,汉水涨秋涛。
骞翥方兹始,看君六翮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