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题主敬陶参政所论诗经小序后·其二》
《偶题主敬陶参政所论诗经小序后·其二》全文
明 / 汪广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前贤已往后贤来,掇拾遗编释疑

便使李黄今日在,也须三叹有馀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掇拾(duō shí)的意思:拾取、收拾

后贤(hòu xián)的意思:指在古代聪明有智慧、有才德的人。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前贤(qián xián)的意思:指古代有才德的先贤和前辈人物。

三叹(sān tà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境况非常可叹,令人感叹不已。

释疑(shì yí)的意思:解开疑惑,消除疑问

拾遗(shí yí)的意思:拾取遗失的物品。

往后(wǎng hòu)的意思:指向未来或将来的方向。

也须(yě xū)的意思:也需要;也必须

遗编(yí biān)的意思:指留下来的残篇,也指作者的遗著。

已往(yǐ wǎng)的意思:已经过去的时间或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汪广洋的作品,名为《偶题主敬陶参政所论诗经小序后(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前人智慧的敬仰与对后世传承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经典著作深入理解的渴望。

首句“前贤已往后贤来”,以时间的流转为背景,暗示了历史的连续性和文化的传承。前贤的智慧和成就虽然已经过去,但后贤们仍然不断涌现,继续着对知识的探索和文化的传承。这既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先贤的致敬,也是对未来学者的期许。

接着,“掇拾遗编要释疑”一句,点明了诗人的主要目的——搜集散落的知识碎片,解决心中的疑惑。这里的“遗编”指的是被遗忘或未被充分理解的经典文献,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揭示其中蕴含的深意,解答心中的疑问。这种求知精神体现了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真理的不懈探索。

“便使李黄今日在,也须三叹有馀师”则是对古代杰出学者李斯和黄帝的假设性引用,通过假设他们生活在当下,也依然需要有值得尊敬的老师,进一步强调了知识的无限性和学习的重要性。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古代智者的敬仰,也暗含了对自身以及所有学者持续学习、不断进步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知识传承的重视、对学问探索的热忱以及对后世学者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知识的敬畏之心。

作者介绍
汪广洋

汪广洋
朝代:明   字:朝宗   籍贯:江苏高邮   生辰:? ~1379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猜你喜欢

怀古再用前韵三首·其三

若论文章事,小巫或大巫。

吟诗贾岛瘦,咏树庾山枯。

潋潋河流缓,离离竹影敷。

白烟空一抹,藜莠弥平芜。

(0)

秋旅

夜雨响芭蕉,竹屋摇如纸。

中有痴绝翁,相忆人千里。

老翁痴复痴,放响入双耳。

滴滴滴到心,由心渐人髓。

蟋蟀气将喑,芙蓉香欲死。

灯影化成烟,茫茫斗室里。

(0)

新嘉驿署旧有会稽女子留题三绝悽婉动人予以戊寅暮春过宿其处则壁间之句已磨灭不可复识矣感慨之馀仍和韵吊之·其三

墨迹歌残知为谁,未成短韵先成悲。

数声啼鴂怨芳草,不是闺人亦泪垂。

(0)

新嘉驿署旧有会稽女子留题三绝悽婉动人予以戊寅暮春过宿其处则壁间之句已磨灭不可复识矣感慨之馀仍和韵吊之·其二

不须绝调与同游,薄命终怜恨已悠。

可惜阶前今夜月,无人空自上帘钩。

(0)

扬州怀古

江山几代谢,空忆旧时形。

潮拥海门白,柳依隋苑青。

锦帆嗟寂寞,翠辇怨飘零。

日暮棹歌起,悽悽不忍听。

(0)

至嘉州登淩云寺续此

想公亦恋峨眉好,朝暮摇青入眼浓。

试比少文游卧处,三峨祇似石三峰。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