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长林(cháng lín)的意思:茂密的森林或丛林
孤愤(gū fèn)的意思:孤独愤怒,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感到孤立无助而愤怒。
衡门(héng mén)的意思:衡门是指守门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不让进。形容对人不加以区别对待,一视同仁。
金庭(jīn tíng)的意思:指官府、官员的居所。
门下(mén xià)的意思:门下指的是一个老师的学生或门徒。
前夜(qián yè)的意思:指某个事件或行动发生之前的夜晚。
剡溪(shàn xī)的意思:指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石室(shí shì)的意思:指囚禁在石头建成的牢房中。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中散(zhōng sàn)的意思:指被散发或分散到中间位置,形容势力、力量等被削弱或分散。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谢山人的生活场景与心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形象。首句“一榻衡门下,萧然共白头”描绘了谢山人居住在简陋的衡门之下,与岁月一同老去的宁静画面,体现了其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
“长林中散卧,古木谢敷留”进一步刻画了谢山人在自然中的自在状态,他随意地躺在茂密的树林之中,与古老的树木为伴,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远离尘世的喧嚣。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树木赋予情感,表达了谢山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
“石室藏孤愤,金庭梦五游”则揭示了谢山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追求。石室象征着他的内心世界,藏匿着孤独与愤慨,而金庭则可能代表了他心中的理想之地或某种精神寄托,他梦想着在那里自由游历,寻找心灵的慰藉。这两句反映了谢山人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和挣扎,又有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最后一句“剡溪前夜雪,曾否下扁舟”以剡溪的雪景为背景,想象谢山人是否曾在这样的冬日里乘舟出游,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个诗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谢山人虽身处简陋,但内心却充满了丰富的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谢山人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生活态度的赞赏与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