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人,勿轻议。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身(chéng shēn)的意思:全身、整个身体
诋訾(dǐ zǐ)的意思:指诬陷、中伤他人,以达到诽谤、抹黑的目的。
辅嗣(fǔ sì)的意思:指辅助、协助的人或事物。常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给予帮助或支持的人。
何者(hé zhě)的意思:何人,哪个。
煌煌(hu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辉煌壮丽。
可人(kě rén)的意思:指人的外貌、气质或性格让人感到可爱、令人喜欢。
男儿(nán ér)的意思:指成年男子,也表示男子的气概和勇气。
人意(rén yì)的意思:人们的意愿或心意。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王辅(wáng fǔ)的意思:王辅指的是君主的辅佐官员,也用来形容忠诚辅助君主的人。
无成(wú chéng)的意思:指没有成就、没有成就的人。
一事(yī shì)的意思:指做事没有任何成果,一无所获。
中子(zhōng zǐ)的意思:中子是指在某种情况下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的人或物。它强调在某个团体或事件中起着重要中心的作用。
著述(zhù shù)的意思:指写作著作或著书立说。
一事无成(yī shì wú ché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件事情上没有取得任何成就或成功。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士元的《读史杂咏十首(其四)》以个人早年读书的经历为切入点,表达了对古人学识与成就的敬佩以及对自身蹉跎岁月的感慨。首句“少岁读诗书”描绘了年轻时勤奋好学的形象,然而接下来的“齿斤齿斤恣诋訾”则暗示了年轻时可能过于自以为是,轻易批评前人的学问。
诗人提到“续经颇怪文中子,论易颇轻王辅嗣”,这里的“文中子”和“王辅嗣”分别指的是唐代学者韩愈和王弼,他们都是儒家和道家经典的权威。诗人批评自己年轻时对他们的见解过于轻率,显示出谦逊和自我反省的态度。
“两人死时犹少年,著述煌煌已如是”进一步强调了古人即使在青少年时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而自己“男儿一事无成身已老”,对比之下,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功业无成的无奈。
最后两句“试问何者可人意。古之人,勿轻议”则是诗人对后世的告诫,提醒人们不要轻易评价他人,尤其是古人,应该以谦卑的态度去学习和理解他们的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既有个人的反思,也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素养和人生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清微轩诗
君不见楚王宫中多谀臣,雌雄之说徒纷纷。
大空橐籥本平施,安有烦冤愁庶人。
又不见若耶溪上帆如驶,朝南暮北随人意。
令行由天不由人,岂为舟人采薪计。
君今面山开两扉,恬养不为居所移。
方床曲几净无暑,有声南来清且微。
清似太虚无滓秽,微如少女生妍媚。
轩中稚竹亦粲然,快与主人便昼睡。
不须骤吹六律管,不用缓鼓五弦琴。
会当月夜君家去,却扇扶座开烦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