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触目(chù mù)的意思:形容景象或事物引人注目、令人震撼。
封胡(fēng hú)的意思:封胡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举止高尚、正直,不受外界诱惑或压力的影响。
开轩(kāi xuān)的意思:开放窗户,指心胸开阔,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或意见。
岂但(qǐ dàn)的意思:不仅仅是
群从(qún cóng)的意思:指一群人盲目地追随他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思考能力。
如君(rú jūn)的意思:如同君主一样,有权力、有威严。
洒如(sǎ rú)的意思:形容洒脱自然,没有拘束。
手植(shǒu zhí)的意思:手动种植,比喻亲手创建或培植。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痛哭(tòng kū)的意思:痛哭是指由于极度悲伤或痛苦而大声哭泣。
图书(tú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图书馆等与书有关的事物。
我家(wǒ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家庭成员或家族。
潇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态度轻松自如,不受拘束
衣裾(yī jū)的意思:衣服的下摆。
隐居(yǐn jū)的意思:指退隐到山林或乡野中过隐居生活,远离尘嚣。
朱栏(zhū lán)的意思:指红色的栏杆,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的《哀挽诗》,通过哀悼逝者,展现了对逝者生前性格与成就的深切怀念。诗中以“我家群从有封胡,潇洒如君更隐居”开篇,将逝者与诗人之间的关系以及逝者的个性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封胡(封胡可能是逝者的别称或姓氏)的潇洒与隐居生活,不仅体现了其人格魅力,也暗示了其追求自由、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接着,“岂但开轩隐松竹,能令满屋贮图书”两句,进一步描述了逝者的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开轩即开窗,隐居于松竹之间,不仅象征着与自然的亲近,也寓意着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满屋贮图书”,则表明逝者热爱阅读,知识丰富,内心世界丰富多彩。
“朱栏手植花犹在,黄叶风飘日已疏”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逝者的离世。朱栏上的花朵虽还在,但黄叶随风飘落,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这种对比,既是对逝者生前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最后,“触目自然堪痛哭,不胜清泪湿衣裾”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逝者离世时的悲痛之情。触目所及的一切都让人感到悲伤,无法抑制的泪水湿透了衣襟,形象地展现了哀悼之情的深沉与强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哀悼,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