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来观越绝,相失半秦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稽首(qǐ shǒu)的意思:低头行礼,表示恭敬或敬意。
祭鱼(jì yú)的意思:祭奠死者,表达哀思。
空王(kōng wáng)的意思:形容没有实力、没有能力,只有虚名和威望的人。
獭祭(tǎ jì)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自己的同类。
摊书(tān shū)的意思:指不专心学习或工作,而把书本摊开来看。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越绝(yuè jué)的意思:超越一切,无与伦比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獭祭鱼(tǎ jì yú)的意思:指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顾他人的生命和利益。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的《后七问(其六)问字》,通过“问字”的形式,探讨了人生、世事以及宗教信仰的深刻问题。
首句“自从闻鬼哭,不复更摊书”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不再沉溺于书本知识的状态。诗人似乎经历了某种心灵的震撼,对生死、鬼神有了新的认识,因此不再像过去那样沉浸在书籍之中。
接下来的“渐觉乌成马,无心獭祭鱼”,以自然界的奇异现象为喻,表达出诗人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难以预测的感慨。乌鸦变马、獭祭鱼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复杂多变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事物本质的怀疑和探索。
“偶来观越绝,相失半秦馀”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历史与时间的思考。他偶然间回顾历史,却发现历史的真相与表面所见大相径庭,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迷失了方向,只留下一半的记忆与传说。
最后,“稽首空王问,三伊如不如”表达了诗人向佛教中的“空王”(即佛)寻求答案的渴望。他询问的是关于宇宙、生命、道德等问题,是否如儒家经典《三伊》(《伊训》、《伊尹》、《伊礼》)所言,还是有更深、更广、更超越的理解。这体现了诗人对传统哲学与宗教的反思,以及对终极真理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历史以及宗教的深刻思考和探索,体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