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宣公祠·其一》
《宣公祠·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相唐德丛复兴隆,仁义条陈百奏中。

正欲谏君今别驾,延龄更不念孤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复兴(fù xīng)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事业等经历低谷后重新崛起、繁荣的过程。

孤忠(gū zhōng)的意思:孤独而忠诚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条陈(tiáo chén)的意思:指明事实,陈述情况。

兴隆(xīng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兴旺、繁荣、充盈。

延龄(yán líng)的意思:延长寿命,延续生命。

注释
相唐:形容唐朝的盛世。
德丛:美德聚集。
复兴隆:再次兴盛繁荣。
仁义:仁爱与正义。
条陈:详细陈述。
百奏:各种奏章。
中:其中。
正欲:正当想要。
谏君:向君主进谏。
今别驾:现在担任副职官员。
延龄:延长寿命,引申为官职长久。
孤忠:孤独的忠诚,指独自坚持的忠诚。
翻译
唐朝盛世再次繁荣昌盛,
仁爱正义的主张在各种奏章中被详述阐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名为《宣公祠(其一)》。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历史忧虑和个人忠诚的情怀。

“相唐德丛复兴隆”一句,通过对古代贤相唐甄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境界的向往。唐甄是西汉初年的名臣,以忠直著称,他辅佐汉高祖刘邦时期的功绩,被后世广泛传颂。这里的“德丛”指的是美好的品德和政绩,而“复兴隆”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这种美好能够再次出现的心愿。

接着,“仁义条陈百奏中”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政治理念。“仁义”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代表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这里的“条陈”则意味着详细地提出建议,而“百奏中”则描绘出一个场景:无数的表达忠心的文书堆积如山。

第三句“正欲谏君今别驾”则透露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冲突。“正欲谏君”表明诗人有着迫切的愿望要向君主进言,而“今别驾”则预示了一种即将发生的离别,这里的“驾”指的是帝王的车马,象征着君主。

最后一句,“延龄更不念孤忠”,则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忠诚之情难以为世所知的悲哀。“延龄”通常指长寿,但在这里可能暗示了一种时间的流逝和机遇的错失。全句中的“更不念”表示一种深沉的无奈,而“孤忠”则是诗人对自己忠诚之心的自我评价,感到自己的忠诚如同孤魂野鬼,无人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和个人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以及面对现实中的无力感所产生的深刻忧虑。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送方丰之秀才归福唐

我居江东,惟信之州。子来自南,而与我游。

问其所友,一时之秀。其兄韫德,亦既有就。

子学既立,子志甚远。何以终之,止在不倦。

贫贱勿厌,自然无闷。富贵勿羡,害德之本。

彼古之人,能圣与仁。我胡不能,叹其绝尘。

今子归矣,岁亦有秋。何以告子,惟圣之求。

水流有源,木生有根。惟源与根,入德之门。

求圣根源,惟正之守。正之不守,弃师背友。

丝毫之伪,勿萌于心。无有内外,亦无浅深。

由此则圣,舍此则病。是以君子,所守先正。

于以赠别,亦以自警。为别后思,且以三省。

(0)

次秀亭韵二首·其一

忽见新亭起废基,暮云疏雨两霏霏。

凭栏一望长江远,凿石新开小径微。

治世从今可招隐,至人何苦更藏辉。

使君不厌宾朋集,正为飘流到眼稀。

(0)

同叔用宿子之家

老足交亲薄,江晁尔独贤。

文章未遽绝,岁月成堪怜。

薄酒宁非道,寒灰却会禅。

犹须五湖口,风雨夜同船。

(0)

送朱时发

眼底家乡不自归,痴人争忍劫前灰。

直饶古庙香炉去,也要披毛戴角来。

(0)

如皋道中

客路三日雨,颇知袍裤单。

长河贯沃野,薄酒动新寒。

晚日鱼虾市,秋风藜藿盘。

衰颜定可笑,不必镜中看。

(0)

赏雪

朱帘暮卷绮筵开,风雪纷纷入酒杯。

对景恨无飞絮句,从今羞见谢娘才。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