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缠缚(chán fù)的意思:形容事物纷繁复杂,难以解脱或摆脱。
多时(duō shí)的意思:指时间长久、时光流转。
封章(fēng zhāng)的意思:指封存文件、封闭文件。
冠裳(guān cháng)的意思:指穿上礼服或华丽的服饰,表示正式或庄重。
鹤唳(hè lì)的意思:形容鸟类因恐惧而发出的尖厉叫声,比喻人处于极度恐惧或惊慌失措的状态。
几多(jǐ duō)的意思:表示数量多少不确定,不具体的意思。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素衣(sù yī)的意思:指穿着朴素、不华丽的衣服,比喻人的品行朴素、不张扬。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岩扉(yán fēi)的意思:指坚硬的石门。
一帆(yī fān)的意思:形容事情进展顺利,一帆风顺。
用思(yòng sī)的意思:用心思考,用脑筋思索
早晚(zǎo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迟早会到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发生。
缁尘(zī chén)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的品质纯粹,不受外界诱惑或玷污。
千里别(qiān lǐ bié)的意思:指长距离分别或离别,表示离别的距离很远。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俨所作的《送顾士廉编修父还松江》。诗中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北来南去几多时,怕见缁尘上素衣”,以时空转换的视角,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友人离别的不舍。缁尘,指尘土或灰尘,这里比喻岁月的痕迹;素衣,则象征着纯洁与朴素,暗示了友人身份的高雅与内心的纯净。诗人担心时间的流逝会令友人的衣物沾染尘埃,暗含了对时光易逝、友情珍贵的感慨。
颔联“斜日城阴千里别,秋风江上一帆归”,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斜日映照在城的阴影下,预示着一天的结束,也象征着离别的时刻。秋风中的江面,一叶孤舟缓缓驶向远方,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凄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祝福。
颈联“鲈肥不用思张翰,鹤唳谁将吊陆机”,运用典故,增加了诗意的深度。张翰,晋代文学家,因思念家乡的鲈鱼而辞官归隐;陆机,东晋文学家,曾有鹤唳风声的哀叹。这两句诗通过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喜悦与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尾联“莫怪冠裳苦缠缚,封章早晚到岩扉”则表达了对友人归途的牵挂与期待。冠裳,指官服,这里象征着世俗的束缚;封章,指奏章,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或请求。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友人归途的担忧,但又满怀希望地期待着友人能够早日摆脱世俗的束缚,达到心中的理想之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自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 宴张右丞遂初园
园林足佳胜,钟鼓乐时康。
去天尺五韦杜,此日汉金张。
谁似主人好客,暂趁金华少暇,尊俎共徜徉。
三馆尽英*,簪履玉生光。
眺东台,登北榭,宴南堂。
露凉玉簪零乱,竹静有深香。
醉听新声金缕,爱仰东山雅量,清赏兴何长。
高咏遂初赋,松柏*苍苍。
秦楼月 今岁八月自哉生明夜,月色如画,及
时偏者,诗人不得无怅然之情也。
取太白诗例,赋秦楼月一阕,歌以问之。
是夜月色亦佳,但微云点缀耳华阳阁。
一年心赏中秋约。
中秋约。
九霄风露,有怀都豁。
挂香和雨风吹落。
倚阑望处秋烟簿。
秋烟簿。
一尊能与,素娥同酌。
临江仙 八月一日,同高仁甫李靖伯史涧之饯
,后三日舟载西还,夕次淇门东刘家渡而没,得年五十有五。
韩予出就外昨日举杯亲饯别,六人吟啸呵呵。
今朝丹**城阿。
一棺零落恨,都付逝川波。
万事转头真是梦,两轮来往如梭。
人生百岁合如何。
放开眉上锁,得酒且高歌。
蝶恋花 昔鹿庵 轩,乐育淇上,一时秀造,
宾王校本改)中元已来,例宦游四方。
仆二十年间,三至乡里,慨然有离索之叹。
今岁投绂自济南来归,而诸公颇集。
所欠者惟王尚书子勉,傅漕使士开耳。
因赋乐府以见欢会之不恒,聚敬之有数也。
至于义安分定,词兼六客,倚声者当自知之。
恐酒酣耳热后,不无倒冠落佩之谪也淇水当年麟凤渚。
回首飞翔,落落风云举。
三叠阳关回首处。
渭城柳色朝来雨。
今夕何年天所与。
白发归来,一笑同歌舞。
醉里相将寻杖履。
行香子 乙酉岁九月二十五日,过林氏西圃,
曰,若作数语,以记其事,使通欲易解甚佳。
既归不百步,得乐府行香子一阕,醉立斜阳浩歌而去秋霁遥岑。
何处登临。
水西头、来散闲心。
远园细履,栽种成阴。
□*秋香,浮酒*,入孤斟。
老境**。
乡社浮沉。
醉颜*、白发盈簪。
夕阳归路,听我长吟。
待野梅芳,多载酒,再相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