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大春(dà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象或气氛非常美好、繁荣。
灯花(dē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生命短暂,比喻人的寿命短暂。
纷纶(fēn lún)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纷繁复杂的样子。
分中(fēn zhōng)的意思:分中表示分割、分开,中间表示中央、中间位置。指将事物分开并将注意力放在中间位置,不偏不倚。
归人(guī rén)的意思:指回归故乡或回归原来的状态。
垒块(lěi kuài)的意思:指积木或砖块等堆叠在一起形成的块状物,比喻事物堆积起来形成的整体。
中散(zhōng sàn)的意思:指被散发或分散到中间位置,形容势力、力量等被削弱或分散。
- 鉴赏
此诗描绘了友人离别的情景,情感深沉而真挚。首句“灯花明若镜”,以明亮的灯花比喻友情的清澈与明亮,暗示离别虽在眼前,但情谊如镜,永存心间。接着“秉烛竟归人”,描述了友人即将离去,手持蜡烛照亮归途的场景,既显出离别的不舍,也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垒块分中散”一句,运用了“中散”这一典故,原指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此处借指友人之间的友谊如同嵇康般洒脱自在,即使分别,也能各自安好,心中的块垒(烦恼)在友情的滋润下得以化解。最后,“纷纶得大春”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在新的一年里,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过得春风得意,充满生机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时的深情与祝福,以及对友情持久不变的赞美,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情感真挚动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观秦丞相李斯邹峄山碑
鱼膏灯灭银雁飞,荒陵火入化宝衣。
辒辌骨臭已千载,何况金石埋烟霏。
峄山之碑野火燎,枣木传刻形摹肥。
谁为伐石矗立此,大书深刻高巍巍。
细观似同骑省本,相斯刀笔存依稀。
我来下马坐其侧,以指画肚穷是非。
蛟鼍斫断口难读,无异石鼓驱騑騑。
论庭清寂了无事,二三老吏闲倚扉。
见我口诵窃相语,授以纸笔立周围。
为书一通导之读,得所未见惊且欷。
当年祖龙踞周鼎,剪除六国如驱豨。
井田封建荡灭尽,铲削仁义为不禨。
相斯佐之更新法,盭深督责唯刑威。
东行郡县上邹峄,镌劖崖石昭日晖。
丞相臣斯臣去疾,咸昧死请无从违。
其辞直欲迈三五,谗谄面谀紫乱绯。呜呼!
夏殷周礼至此极,千古覆辙堪悲譩。
方今庙堂慎旌别,登崇俊良绝脂韦。
淫朋比德岂宜有,盍不去此玷翠微。
请刻《豳风》之《七月》,使彼长吏朝夕知民依。
《观秦丞相李斯邹峄山碑》【清·徐夔】鱼膏灯灭银雁飞,荒陵火入化宝衣。辒辌骨臭已千载,何况金石埋烟霏。峄山之碑野火燎,枣木传刻形摹肥。谁为伐石矗立此,大书深刻高巍巍。细观似同骑省本,相斯刀笔存依稀。我来下马坐其侧,以指画肚穷是非。蛟鼍斫断口难读,无异石鼓驱騑騑。论庭清寂了无事,二三老吏闲倚扉。见我口诵窃相语,授以纸笔立周围。为书一通导之读,得所未见惊且欷。当年祖龙踞周鼎,剪除六国如驱豨。井田封建荡灭尽,铲削仁义为不禨。相斯佐之更新法,盭深督责唯刑威。东行郡县上邹峄,镌劖崖石昭日晖。丞相臣斯臣去疾,咸昧死请无从违。其辞直欲迈三五,谗谄面谀紫乱绯。呜呼!夏殷周礼至此极,千古覆辙堪悲譩。方今庙堂慎旌别,登崇俊良绝脂韦。淫朋比德岂宜有,盍不去此玷翠微。请刻《豳风》之《七月》,使彼长吏朝夕知民依。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0167c674a180840125.html
饶歌
牵马出里门,扈跸边城去。
西陲有遗孽,狡脱甚投兔。
誓灭此朝食,家室非所顾。
附书与六亲,不必念苦辛。
天子是主帅,拊循如家人。
天子是主帅,士气为之扬。
天子是主帅,甲胄生辉光。
早夜五十里,有道无兼程。
军中米粟多,到处泉流清。
昔怨从军苦,今歌从军乐。
功成受上赏,图形在麟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