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望》
《秋望》全文
明 / 林大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清秋时极目世情今已閒。

海阔浮云远,天空独鸟还。

寒流明野际,落日半幽山。

于兹任吾惬,萧散风烟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寒流(hán liú)的意思:

[释义]
(1) (名)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
(2) (名)指寒潮。〈外〉日语。
[构成]
偏正式:寒(流
[例句]
寒流已过去。(作主语)
[反义]
暖流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流明(liú míng)的意思:形容光线明亮、清澈。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世情(shì qíng)的意思:指世界上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萧散(xiāo sàn)的意思:形容人们的生活或行为松散、不规律,没有秩序

于兹(yú zī)的意思:此时此地;在这里

鉴赏

这首《秋望》由明代诗人林大钦所作,描绘了一幅清秋时节,诗人登高远眺的景象。诗中以“清秋时极目”开篇,点明了季节与地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世情今已閒”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海阔浮云远,天空独鸟还”,运用对比手法,将广阔的海洋与飘渺的浮云、孤独飞翔的鸟儿相结合,既展现了自然界的辽阔与壮美,也寓意着人生的孤独与自由。随后,“寒流明野际,落日半幽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色,寒流在田野边流淌,落日余晖映照着半掩的山峦,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给人以深深的沉思与遐想。

最后,“于兹任吾惬,萧散风烟间”表达了诗人在此刻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无论是风还是烟,都显得格外悠然自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宁静平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和谐的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

林大钦
朝代:明

林大钦(一五一一—一五四五),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海阳(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应乡试,十一年(一五三二)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权臣跋扈,无意仕进,以母老乞归。筑室以聚族人,结讲堂华严山,与乡中子弟讲贯六经。海内名流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及同郡翁东涯、薛中离时相与书言学问之意,独大钦刊落闻见,能于隐微处着力修存。优游典籍,怡情山水,为诗萧然自得。著有《东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猜你喜欢

闺怨一百二十首·其五

不恨韶光似水流,绿池景色自生愁。

门前几树垂杨柳,日日对啼黄栗留。

(0)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其二十五

怪底襄阳孟浩然,蹇驴冲雪踏江天。

无人说与寒梅树,只合开花暖阁边。

(0)

王孙图二首·其一挟弹

谁拈金弹倚青骢,鞍面开元结束同。

好似华清二三月,绿阴笼仗入离宫。

(0)

墨竹九首·其九

葳蕤万玉晓撑风,应是清溪野水东。

更画接篱颠倒着,嫩凉添我绿阴中。

(0)

送牛应祥都阃

将军淮北分符地,正在隋家古汴河。

别馆芙蓉飘绣帽,御堤杨柳映雕戈。

强兵戍久通胡语,降虏年深解汉歌。

此去看花朝上国,春风天上听鸣珂。

(0)

金山寺

玄洲贝阙烂相辉,夹岸人家对敞扉。

四壁波涛长触石,孤山花木自成围。

横江鹤向扬州去,泛棹僧从建业归。

迁客凭阑重回首,蓬莱云气晓熹微。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