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侵邻壤粟,女寄外翁家。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断霞(duàn xiá)的意思:指太阳即将落山时,霞光逐渐消失的景象。比喻事物逐渐消失或衰退。
对话(duì huà)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行为。
隔断(gé duàn)的意思:
[释义]
(动)阻隔,使断绝。
[构成]
动补式:隔〈断
[例句]
高山大河不能隔断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和往来。(作谓语)火石(huǒ shí)的意思:用来形容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达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寄外(jì wài)的意思:离开故乡,远离家乡。
枯松(kū sōng)的意思:指树木干枯、没有生机,比喻人缺乏活力和朝气。
老翁(lǎo wēng)的意思:老年男子
人烟(rén yā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的地方。
宿火(sù huǒ)的意思:指一直燃烧的火焰,比喻长久积蓄下来的怒气或仇恨。
藤缠(téng chán)的意思:比喻关系密切,纠缠不清。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外翁(wài wēng)的意思:指外祖父,也用来比喻外祖父般年长的人。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野树(yě shù)的意思:指生长在野外的树木,比喻不受束缚、不受拘束的人或事物。
- 鉴赏
这首《山居》诗,由宋代诗人谢翱所作,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图景。
首句“宿火石中取”,以“宿火”点明了山居生活的朴素与宁静,暗示着诗人从日常劳作中获取温暖,生活虽简朴却充满自然之趣。接着“人烟隔断霞”,通过“隔断霞”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山居之地与外界的隔离,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氛围。
“盗侵邻壤粟,女寄外翁家”两句,看似描绘了山居环境中的不和谐因素,实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思考。盗贼的侵扰和家庭成员的分离,既是对当时社会动荡的反映,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野树刺生叶,枯松藤缠花”描绘了山居环境的自然之美,野树生长的生机勃勃与枯松藤蔓的顽强生命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也寓意着诗人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最后,“老翁头未白,相对话天涯”两句,以老翁的形象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与老翁相谈甚欢、畅叙天涯的情景。这里的“头未白”不仅是对老翁年华的赞美,更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在山居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慰藉,与自然和谐共处,与志同道合者共享天地间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思佳客·丹桂花开第二番
丹桂花开第二番。
东篱展却宴期宽。
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分不尽,半凉天。
可怜闲剩此婵娟。
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
塞翁吟·有约西湖去
有约西湖去,移棹晓折芙蓉。
算才是,称心红。
染不尽薰风。
千桃过眼春如梦,还认锦叠云重。
弄晚色,旧香中。
旋撑入深丛。
从容。
情犹赋、冰车健笔,人未老、南屏翠峰。
转河影、浮槎信早,素妃叫、海月归来,太液池东。
红衣卸了,结子成莲,天劲秋浓。
尉迟杯·垂杨径
垂杨径。
洞钥启,时见流莺迎。
涓涓暗谷流红,应有缃桃千顷。
临池笑靥,春色满、铜华弄妆影。
记年时、试酒湖阴,褪花曾采新杏。
蛛窗绣网玄经,才石砚开奁,雨润云凝。
小小蓬莱香一掬,愁不到、朱娇翠靓。
清尊伴、人间永日,断琴和、棋声竹露冷。
笑从前、醉卧红尘,不知仙在人境。
渡江云三犯
羞经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
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
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
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逡巡。
题门惆怅,坠履牵萦,数幽期难准。
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
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
山黛暝、尘波绿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