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厉(āi lì)的意思:形容悲伤、悲痛的样子。
肠断(cháng duàn)的意思:形容极度伤心、悲痛到难以忍受的程度。
长鸣(cháng míng)的意思:长时间地鸣叫或响动。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联拳(lián quán)的意思:联合起来打拳,形容众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泠泠(líng líng)的意思:形容风声、水声等清脆悦耳。
鸣玉(míng yù)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而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鸣号(míng hào)的意思:指高声呼喊、鸣叫,也可用于比喻表示高声疾呼、抗议或宣传。
琴心(qín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心思深沉,内心世界纯净无杂念。
三声(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阴平、阳平、上声。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树梢(shù shāo)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点,也比喻事物的要害或关键。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雪涧(xuě jiàn)的意思:形容山间流淌的清澈溪水。
玉箫(yù xiāo)的意思:指音乐之声悦耳动人。
中肠(zhōng cháng)的意思:指人的胃肠,也用来比喻人的胆量和勇气。
子母(zǐ mǔ)的意思:指母亲和子女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以表示家庭关系的亲密和和睦。
- 翻译
- 清冷的猿猴鸣叫如玉箫声,三两声响起在高高的树梢。
它们母子紧紧相拥传递哀鸣,突然发出长长的悲号。
天气寒冷,森林幽深,山石险恶,行人抬头望见此景止不住泪水。
即使琴声凄凉,也无法完全表达心中的悲伤,还需写下峡谷中那令人心碎的时刻。
- 注释
- 清猿:形容猿猴叫声清脆。
泠泠:形容声音清越。
玉箫:比喻猿猴的叫声悦耳。
高树梢:指很高的树梢。
子母联拳:母子相拥。
哀厉:悲哀而严厉。
长鸣号:长时间的哀鸣。
天寒:天气寒冷。
林深:森林深邃。
山石恶:山石险峻。
行人:路上行走的人。
双泪阁:停下脚步,泪流不止。
雪涧:积雪的山涧。
琴心:琴声所表达的情感。
峡中:峡谷之中。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行的画面,以清冷的猿鸣作为引子。"清猿泠泠鸣玉箫",形象地写出猿猴叫声如玉箫般悠扬,但又带着几分凄凉。接下来的"三声两声高树梢",暗示了猿鸣在高高的树梢间回荡,显得孤独而遥远。
"子母联拳传枝去",运用拟人手法,形容猿猴母子间的呼唤,仿佛它们紧紧相依,通过树枝传递情感。然而,这种亲情交流突然转变为"忽作哀厉长鸣号",透露出一种悲伤和绝望的情绪。
诗人接着借景抒情,"天寒林深山石恶",描绘了寒冷的天气、幽深的森林和险恶的山石,这些环境因素增添了猿鸣的悲凉氛围。行人听到这哀鸣,不禁"行人举头双泪阁",表达了对旅途艰辛和孤寂的共鸣。
最后两句"雪涧琴心未足悲,须写峡中肠断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猿鸣比作琴音,表达的不仅是个人的哀愁,更是对人生坎坷、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整首诗以猿鸣为线索,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哀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