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浮邱》
《浮邱》全文
明 / 李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此地招隐,因之纪胜游

瑶坛耀风日琪树春秋

绿羽仙人盖,朱明太史楼。

偶来扫云石杯酒夷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杯酒(bēi jiǔ)的意思:指一杯酒,表示祝福或感慨之情。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风日(fēng rì)的意思:指风和日光,形容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琪树(qí shù)的意思:指非常美丽的树木,形容事物美好、出色。

胜游(shèng yóu)的意思:指胜利后的游览、游玩。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瑶坛(yáo tán)的意思:指宫殿中供奉神灵的地方,也用来比喻重要的聚会场所。

夷犹(yí yóu)的意思:形容事物相差极远,差别悬殊。

云石(yún shí)的意思:指形状奇特的石头,也比喻人的品格或才华出众。

招隐(zhāo yǐn)的意思:招揽隐士的意思,比喻吸引有才能但不愿显露的人。

朱明(zhū míng)的意思:形容光明照耀、明亮夺目。

仙人盖(xiān rén gài)的意思:仙人盖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房屋建筑高大、宏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逸之地,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人以“堪招隐”开篇,点明了此处适合隐居之意,随后通过“因之纪胜游”表达了对这里独特风景的赞美和游览的愉悦。

接着,“瑶坛耀风日,琪树几春秋”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这里的景观描绘得如仙境一般,瑶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镶嵌在天空之中;而那些如同美玉一般的树木,历经了几度春秋,依然生机勃勃,彰显了自然界的永恒与生命力。

“绿羽仙人盖”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结合,仿佛绿叶覆盖的山林间,隐藏着仙人的踪迹,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朱明太史楼”则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文化氛围,朱明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太史楼则是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象征,暗示着这里不仅风景宜人,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偶来扫云石,杯酒任夷犹”表达了诗人偶然来到此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悠闲自在之情。扫云石,既是一种动作的描述,也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自由。杯酒之间,诗人与自然、与自己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展现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精神。

作者介绍

李畅
朝代:明

李畅,字若无。南海人。待问父。少读书学诗,舍旁有洲,尝建知津亭于其上,邀文士相唱和。年四十,以父命出为掾吏,仕司嘉兴狱。迁任韶州司仓,寻转边蓬尉。以子待问贵显,获封赠户部尚书。有《蜩笑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七有传。
猜你喜欢

题梅花·其四

姑射仙妃礼玉宸,孤芳占得御园春。

君恩天上怜才俊,赐与螭头第一人。

(0)

送王以宁官神木·其一

同乡相遇说瀛洲,海阔天高白雁秋。

老我不禁霜雪苦,俸余应为买貂裘。

(0)

米南宫云山歌

古之画法不复见,六朝人物留遗谱。

后来山水出新意,二李三王差可睹。

洪谷之后有关仝,营丘浑雄独造古。

华原处士笔奇崛,余子纷纷何足数。

郭熙平远疑有神,北苑烂漫皆天真。

画院宣和众史集,俗笔姿媚非吾伦。

岂知南宫迥不群,一扫万古丹青尘。

神闲笔简意自足,窈窕青山行白云。

黄侯黄侯安得此,元气淋漓犹满纸。

晴窗拂拭对高秋,恍惚神游华山里。

生平画癖奈此何,为子试作云山歌。

珍藏什袭君须记,世间名画今无多。

(0)

园丁折花七品各赋一绝·其二水精毬

缥缈醉魂梦物,娇饶轻素轻红。

若非风细日薄,直恐云消雪融。

(0)

初到郡斋·其二

省分由来拙,操心本自危。

十年今得调,三匝此逢枝。

攘臂贪丰粟,装怀倦诉词。

竹林谁见忆,迢递始平麾。

(0)

极相思.赋得有约不来过夜半

玉箫阁在花茵,留记月波痕。

朱扉半掩,青灯半灭,作意销魂。

半晌月痕移旧处,风淅淅、几度微闻。

明知不是,伊家屧响,聊且开门。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