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夏长安别,今春鄠杜逢。
暂留山阁住,难系野云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邵炼师在鄠杜重逢的情景,展现了二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道家生活的向往。
首联“去夏长安别,今春鄠杜逢”,以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转换,勾勒出两人分别与重聚的场景。长安与鄠杜,一为繁华都城,一为幽静山林,对比鲜明,暗示了人物性格的差异与心灵的追求。
颔联“暂留山阁住,难系野云踪”,表达了邵炼师虽暂时居住于山阁,但其心性自由如野云,难以被世俗所束缚。这既是对邵炼师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的赞美,也是诗人对其内心世界的投射。
颈联“避客封丹火,谈玄坐古松”,进一步描绘了邵炼师修炼生活的一幕。他避开世俗之客,以丹火为伴,以古松为友,通过深奥的玄学对话,寻求精神上的升华。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邵炼师的修行境界,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尾联“明归栖隐地,花鸟遍吴峰”则以想象的手法,预示了邵炼师未来的归宿——回到他的隐居之地,那里花鸟环绕,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宁静。这不仅是对邵炼师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也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邵炼师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共鸣。
首阳山人饿至死,陶公乃为饥所驱。
大贤出处自有意,腐鼠何得疑鹓雏。
谁初令我堕世网,久抱磥砢行崎岖。
今晨笑与亲友别,烟波泱漭扁舟孤。
穹天大泽合为一,回睨人境茫如无。
向来蚁聚安足恋,而取窘束同囚拘。
暮投高馆灯闪闪,坐谈姬孔歌黄虞。
是间幸可容一息,孰与臣朔肩侏儒。
汗颜俛首饱腥腐,咄子所乐非我娱。
故人殷勤入我梦,云我作计陋且愚。
此生通塞久自断,岂忧一勺忘江湖。
春风二月花蔽野,珊瑚玉树唯空株。
丈夫儿女各有事,为君起坐生长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