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白而老,面黄仍病。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调和(tiáo hé)的意思:指调节不同事物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协调、和谐。
发白(fā bái)的意思:形容脸色因病或惊吓而变白。
火风(huǒ fēng)的意思:指火势猛烈、烈度极高的烈火。
见闻(jiàn wén)的意思:指所见所闻的事物和情况。
觉知(jué zhī)的意思:觉察、知道。
空身(kōng shē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武器或防御工具的身体状态。
满虚(mǎn xū)的意思:形容内心充实而外表虚弱。
起灭(qǐ miè)的意思:指事物的兴起和消亡,表示事物的起落和变化。
穷地(qióng dì)的意思:形容贫穷到极点,没有出路。
善应(shàn yìng)的意思:善于适应和应对不同的情况和环境。
身识(shēn shí)的意思:指由于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而对某一事物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水火(shuǐ huǒ)的意思:形容关系非常紧张或矛盾激烈,无法相容的状态。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一气(yī qì)的意思:连续不断地做某事,一口气完成某项工作。
治方(zhì fāng)的意思:指治理事物的方法或办法。
诸尘(zhū chén)的意思:指尘土飞扬,烟尘四起的景象,也用来比喻纷杂不堪、混乱的状况。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所作,以写真画像为题,通过描绘人物的老病形象,寓言般地探讨生命与修行的深刻内涵。"发白而老,面黄仍病",形象地刻画出人物的衰老状态,暗示生命的无常和脆弱。接着,诗人将人的生命比作"穷地水火风"的根源,意指人生经历的各种困苦和变化,以及"见闻觉知"的智慧,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
"一气专柔,诸尘善应",表达的是修炼者内心的平和与对世间万物的顺应,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柔软和接纳。"魏臭而良,橘陈而令",运用比喻,说明事物虽有衰败,但仍有其内在的价值和美好。最后两句,"尽大地药了调和之治方,满虚空身识起灭之缘性",则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修行如同调和身心,洞察生死轮回的规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宗视角,借画像赞颂了人生的苦难与智慧,以及修行带来的超越与解脱,体现了禅宗对生命哲理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黑水洋为风浪所飘见倭国界山船间虽有所赋成于一时苟简殊未工也阻风之暇复次所怀再书船之左
极海风波不易模,孤臣去国逮天隅。
东临倭子将非类,西脱秦山即异区。
鵩鸟昔来凶已告,界山今遇死无殊。
男儿许国诚何恨,只恐君王念未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