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池静课馀,洗砚命僮胥。
岂怀投卞璞,惟觉类庄樗。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在池边静坐课余之时,以洗砚为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诗人以“临池”开篇,点明了地点和活动,随后通过“洗砚”这一动作,不仅展示了文人的日常习惯,也暗示了其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接着,“应有鱼吞墨,那无鹅换书”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池中鱼儿可能误吞墨汁,而鹅则可能在旁边悠闲地换书阅读的场景,既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想象。
“岂怀投卞璞,惟觉类庄樗”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与自省。这里,“卞璞”比喻未被发现的珍宝,而“庄樗”则是指庄子所言的“无用之用”,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的追求与价值,是否过于执着于外在的名利与成就,而忽视了内在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成长。
最后,“徙倚南荣下,窗开万象虚”两句,以空间的转换和心境的升华收尾。诗人从池边移步至窗前,仿佛是在心灵上进行了一次旅行,窗外的世界在他眼中变得空灵而广阔,暗示着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文人在自然与艺术中的自我探索与心灵净化的过程,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哲学意味。
鼓刀屠狗起丰沛,相将王侯多此辈。
贩缯吹箫不解卑,射猎种瓜忘却贵。
丈夫提剑出国门,两眼已自空乾坤。
乘时遇主取大物,山河入手茅土尊。
风云变化如反掌,昨日贱贫安足论。
嗟嗟古人乃如此,刺刺秋风吹两耳。
即今四海正清平,纵有经纶向谁使。
不如醉卧青山中,玉棺下来便堪死。
骑不必紫骅骝,交不必豪侠游。
骅骝世上空有声,豪侠世上空有名。
不如我自为我卿,自卿世上方能称太平。
我亦千金曾结客,如今客反向我射。
我亦四座客长满,如今客反诮而筦。
我今无言客且归,劝客弗嗔我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