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泉清浸月,午铎冷摇风。
转目已成昨,累名俱是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超凡的画面。开篇“潇洒仙居院,楼台烟霭中”即设定了一个氛围浓厚、仿佛仙境的场景,其中“潇洒”一词传递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怀,而“烟霭”则增添了一份朦胧和神秘。紧接着,“夜泉清浸月,午铃冷摇风”进一步描绘了仙居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其中“夜泉”、“午铃”分别勾勒出夜晚与中午两个不同的时段,而“清浸月”和“冷摇风”则是对环境声音和感觉的生动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受。
然而,在这宁静美好的表象背后,诗人却透露出一种超然世外的心境,“转目已成昨,累名俱是空”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看破和放弃,这里“转目”意味着时间流逝,而“累名”则指的是曾经追求但最终发现虚幻无常的荣誉与地位。
最后,“一尊林下醉, 此兴与谁同”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和精神满足的一种方式。这里“一尊”指的是独自一人,而“林下醉”则是一种忘我境界的写照,同时也是对前述世俗名利看破后的释然。此句也可理解为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与他共鸣的人或事,虽然是超脱尘世,但内心却得到了满足和平静。
君听取,尺布尚堪缝。斗粟也堪舂。
人间朋友犹能合,古来兄弟不相容。
棣华诗,悲二叔,吊周公。长叹息、脊令原上急。
重叹息、豆萁煎正泣。形则异,气应同。
周家五世将军后,前江千载义居风。
看明朝,丹凤诏,紫泥封。
柳暗清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
千里潇湘葡萄涨,人解扁舟欲去。
又樯燕、留人相语。
艇子飞来生尘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
波似箭,催鸣橹。黄陵祠下山无数。
听湘娥、泠泠曲罢,为谁情苦。
行到东吴春已暮,正江阔、潮平稳渡。
望金雀、觚棱翔舞。
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
愁为倩,么弦诉。